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穿成首富之女后 > 第130章

第130章

还有点理想,想当个盛世明君而不是摆烂昏君的。

“怎么?累了?”沈青叶笑盈盈地端上碗糖水,说道:“明明是你在吓唬人,怎么看着你比他还累呢?”

慕容枫喝了口糖水润了润喉咙,这是她让人熬制的枇杷梨膏水,顺气败火,估计还加了点其他的草药,喝着格外滋润,像一股清泉浇灭了心头火。

“怎能不累?朕若是不吓他一吓,照他的性子,以后还能捅出更多的漏子,难怪明明有一身才学,却被闲置在鸿胪寺中。”

沈青叶笑道:“君无戏言,陛下那么说,他不怕才怪呢。只有陛下这般宽宏大量,才能让他有机会改过,一展所长啊!”

若是换了先帝,甚至是慕容枫的其他几个弟弟,再发现这样“妖言惑众”丶“蛊惑人心”丶“挟持民意”的人时,恐怕不管对方是不是有才华,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诛杀,以绝后患。

哪怕后世最为诟病的是清代的文字狱,可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中,就没断过。

从“为尊者讳”的文字避忌,到“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带来的斩立决,韩非子那句“儒以文乱法”一直都是历代统治者最为警惕之事,哪怕明知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可对於文人笔杆子的威力,仍然深为忌惮。

慕容枫之所以能放过王谨言,一则是因为他知道这案子能到王谨言手里,肯定少不了沈青叶的推动,哪怕沈青叶原本不知道王谨言原本开着两个马甲写稿,可对写公案话本的“言无不尽”一直颇为赞许,还让人给他送去不少素材。

若是要杀王谨言,沈青叶必然会阻止,况且这样一个奇人,慕容枫还真有点惜才,舍不得就这样杀了他。

最重要的,还是他看到了这些笔杆子的力量。

从沈青叶让人改进印刷术,开办印刷厂后,基础书本的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才能供给全国各地的社学学童作为免费课本之用,对於这一点,原本颇有异议的朝臣,从一开始担心耗费巨资开启民智后,更难以管理百姓,到后来渐渐尝到了甜头,不仅不阻止,还让族人跟着资助学子,赞助学堂,使得大昭的向学之风,一日胜过一日。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大昭的报业才能够开办起来,否则就像原来的邸报一样,只能成为有钱的读书人才有资格看到的“高档消费品”。

只是这报纸便如文人一样,用得好了,利国利民,用不好的话,则会有反效果。

慕容枫先前一直让锦衣卫盯着,也是担心出事,直到如今,亲自接触和见识这些从报纸文章到话本到说书人带给百姓们的影响后,他更有感悟,也下定决心要将这利器牢牢掌握在手中,方能保证其不会走偏被人利用。

沈青叶也跟着松了口气。

改革从来不能一步登天,尤其是在这个基础工业都尚未完善的时代,若是不从底层开始培养能识文断字的人手,就很容易走上那种资本掠夺的道路,血汗工厂并不是她想见到未来。

故而在普及基础教育之后,对於那些没法走上科举之路的学子,就可以通过各家商行和工坊提供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成为专业人才,同样可以养家糊口,甚至还有机会靠着自己的技术来博取功名,就像那些将作坊的大匠和水务司的河工一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流水线的工厂和越来越多的工坊的技术日新月异,已经超出了沈青叶的想象,也让慕容枫尝到了知识带来的财富和力量。

随着读书人基数的增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得懂报纸,哪怕不入科举,也一样会思考,会有自己的想法。

放弃愚民政策之后,要怎样来管理思想教化,引导民意,就成了慕容枫现在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好在,沈青叶给他打下的基础,让他不再像先帝和传统的封建帝王一样专治独断,而是会用更大的利益角度来维护王朝的统治。

毕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他们连治水大业,到如今才算是堪堪走上正道,若是才开始普及教育,就开始严防死守地钳制思想,那只会将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科技幼苗掐死在成长途中。

从王谨言开始,以后,参加科举的学子们,或许真的不用担心因为没能避开“尊者名讳”,就导致试卷作废,名落孙山。

若从此时起,能百花齐放,再现百家争鸣之盛世,沈青叶也不枉穿到这奇异的书中世界一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