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你在自家关起门来说,我们谁也不管,可在这酒楼茶肆之中,岂非连累在座所有人?”
那考生被骂得面如死灰,灰溜溜的离开时,众人避之不及,看他犹如看被抽了脊梁骨的癞皮狗一般。
又有人说:“其实陛下亦是好意为民。君不见前朝有些凭着一手文章考上进士的,却不通庶务,不懂刑名,不是被师爷幕僚糊弄摆布架空,就是胡乱判案丶枉顾民生,这等父母官,对百姓有害无利。我等读书科考,乃是为报效朝廷,亦是为百姓谋福祉,如此变革,实为大善。”
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得是既然皇帝亲自出题,那必然会亲自阅卷,虽说不可能看遍几千考生所有试卷,但要榜上有名的考生文章,必然会入得皇帝之目,这等机会,在以前的考试中,是只有殿试前十名才有的。
能够抢先一步在皇帝眼中留下印象,对他们以后升官都大有好处,谁不想自己的文章能够被皇帝一眼取中,自此金榜题名,平步青云,以后说不定还能登阁拜相,走上人生巅峰。
刚刚抵达京都的一群举子们,听到这番热议,也不禁心生向往。
大昭皇帝在开国之初,因为战事未平,还是采取荐举制选官,直到四年前才恢覆了科举制,一共两届科考,每次取仕也就是两百多人,相较於万千举子来说,简直是百里选一甚至千里选一。
如今新帝登基开恩科取仕,等於增加了一次会试机会,尤其是这次恩科取仕还是皇帝亲自出题,怎么不让这些千里迢迢前来赶考的举子们浮想联翩。
其中杭州举子华文龙和江西举子黄子瑜最为激动。
华文龙是浙江解元,黄子瑜是江西解元,俱是今科状元的热门人选。
华文龙如今才刚到及冠之年,正是年少气盛之时,一听到这个消息,便大声叫好。
“当今圣上英明睿智,先前以女将军孙昭苏为将,出征北蛮,大获全胜,可见选才不拘一格,只要我等有才,又何必担心是何人出题?”
就有人酸溜溜地说道:“你是不用担心,可我们平日读的是四书五经,哪里懂得治水之道,农耕之术?若是皇上考问你如何种地,你能答得上来吗?”
华文龙毫不客气地说道:“就算不考治水之道和农耕之术,若是以后为官外放,成为一方父母,若是不懂水利河工,如何安民?若是不懂农耕稼穑,那又如何劝农?遭受洪水旱灾,如何救灾?”
他一串的问题,问得那人哑口无言之馀,他方才不屑地说道:“若是当官不为民做主,又无法替百姓谋福祉,那还当什么官?不如回家种地,还省得以后当官祸害一方!”
“你!——”那人气得面红耳赤,却又无法反驳,只能悻悻地拂袖而去。
黄子瑜则为华文龙鼓掌叫好,“华兄不愧为浙江解元,这番见地,当为榜首!”
华文龙却有些脸红起来,小声说道:“其实我小时候最佩服的,是苏东坡苏大人,他既是一代文豪,又能治理地方,还为我杭州留下一道苏堤,这等功绩,才是我等文人当学习之处啊!”
众人闻言,无不佩服华文龙的为人,纷纷为其叫好。
就连酒楼掌柜,也派人送了两壶好酒给他们。
慕容枫当晚就收到了锦衣卫送来的密报,看到这一条消息时,忍不住笑了。
看来,这个世上,并非人人都是老油条,还是有热血未灭的青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