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穿成首富之女后 >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二章

她们身上赚钱的初衷,但更多的是为了惩罚和以儆效尤,让那些官员们看到前车之鉴,为了家人族人,也当遵纪守法。

可现在变成这种情况,官妓备受追捧,不少人一掷千金为求这些才貌双全的昔日官眷青睐,固然也有人是为了看这些昨日名门千金变成今朝青楼万人枕的堕落,可总得来说,无论哪一种,都没让皇帝满意。

尤其是得知那些礼部和教坊司的官员,居然还有脸去白嫖,完全无视大昭官员不许宿娼嫖妓的规矩,更是让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大理寺和吏部严查京官,但凡有过以上记录的,一律革职抄家,发配边城充作军奴。

这些不光是没能给他守住朝纲朝纪,还敢私吞吃他的钱的,没剥皮剖腹点天灯就已经算是便宜他们了。

只是流放充军,已经是皇帝最大的容忍限度。

沈青叶倒是觉得,皇帝这是看到她安排沈氏开荒和开工坊赚钱后,终於反省到自己以前杀人如割草是有多浪费人力资源了。

经过了前朝几次三番的天灾人祸,到大昭建国初期与诸侯征战,待到一统天下后,人口大幅度降低,尤其是青壮男子缺乏,大量的土地被抛荒,皇帝不得不再三减税甚至免税,休养生息了十几年,才好不容易恢覆了几分人气。

结果这太平盛世还没到,皇帝就都发现跟着他打天下的官员们纷纷开始捞钱腐化了,於是这屠刀一拿起来,就杀得人头滚滚,完全不亚於当初的争霸之战。

虽说杀贪官沈青叶也很赞成,可连着亲眷九族,甚至有些严刑逼供后无限扩大范围的做法,就让她很是不理解。

这么多人,还都是以前做过官和勋贵的亲眷,识文断字能文会武,比当时九成以上的文盲而言,都是可以废物再利用的人才,不论是发配实边还是就地安置劳改,总好过二话不说菜市场砍头乱葬岗喂狗。

真是太浪费了。

现在好了,到处缺钱的皇帝,总算看到了“死囚”的价值,那么多荒地待开发,那么多工坊需要人手,通往北疆的水泥官道一条怎么够?北疆收到的羊毛需要更多的女工纺织成保暖的毛衣毛裤……

於是皇帝大手一挥,不光是那些原本该被抄家灭族的死囚,就连一些小偷小摸丶打家劫舍的犯人,也一并打包送去做苦工。

按照他的话说,关在牢里还的管饭养着他们,不如让他们去做苦工,还不用给他们工钱。

沈青叶深以为,最后这句才是核心思想。

当初白嫖官妓的官员们,如今也要尝尝被皇帝白嫖他们劳动力的滋味了。

只是从教坊司出来的官妓们,刚到皇家纺织工坊时,从震惊到不解,甚至还有些不情不愿,千方百计地想要找昔日的“恩客”为她们赎身。

以前作为教坊司的官妓,她们的身价远高於寻常青楼女子,就是因为教坊司需要向礼部和户部交钱,她们都属於官家财产,便是赎身的价钱,也要翻上几倍不说,有些犯官家眷,还是由刑部和皇帝亲笔签署了“永不得赎”的文书,便是熬到红颜老去,从头牌名妓变成洗衣女工,最终油尽灯枯,也无法离开。

如今从教坊司被转到了纺织工坊,从官妓变成了女工,她们就开始动起了心思。

昔日的恩客不敢赎官妓回家,并不代表不敢收个女工回家,她们也不敢奢求再为正妻,哪怕为妾,也好过做苦工。

毕竟,这些昔日的官员或勋贵女眷,对女工的认知,仅限於传说中累死累活的纺织娘和洗衣妇。

就算是高一等级的绣娘,也往往是年轻时被榨取劳力,最后落得年纪不大眼都瞎了。

沈青叶便让已经晋升为尚服局司衣女官的紫苏前去负责管理皇家纺织工坊。

这工坊记在了东宫名下,仍有三成的红利分给皇后,算是皇帝给皇后和太子妃的“小金库”。

沈青叶就在心中暗暗吐槽:得我自己投资自己管理自己赚钱给自己的小金库,还得挂名皇帝赏赐,真不愧是封建帝王的特权,凡事出个印章,就能坐等着收钱。

苏萱娘原本是教坊司的红牌官妓之一,素来以诗画双绝着称於京城,早年苏家未犯事时,她还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可如今却成了教坊司头牌。

不知被多少苏家人骂她有辱家门,她就是不肯投缳自尽,甚至还设下了诗画之局,若能与她联诗作画,得她满意的才子,便可无需度夜资,亦可在与她春宵一度。

如此一来,她在士林之中名声大振,无数上京赶考的才子都会想方设法前去求见,只要所作诗画得到她的青睐,便可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