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皇后和皇帝是糟糠夫妻,共患难同富贵,哪怕如今成了天下第一等人家,皇帝的后宫中亦添了无数美人,可还是给皇后留足了尊位。
这在皇帝看来,已经是对老妻最大的尊敬。
毕竟,身为皇帝,谁还不能有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呢?
也就他那个倒霉儿子,体弱多病,吹风着凉,走几步就喘,就娶了一个太子妃,为要个孩子还差点去了半条命,享不了那个福才没得选。
可无论如何,能给皇家开枝散叶,添加砖瓦就是好事。
有皇后坐镇中宫,她自己光是嫡子就有五个,小五年纪还小,跟兄长们差一大截,平日就养在长乐宫中,占据了皇后大部分的时间,哪里还有心思去管皇帝每日睡哪个宫里,又纳了多少美人进宫。
从皇帝一统天下开始,横扫周围藩国,就连昔日纵横四方无敌天下的北蛮铁骑都被撵出关外,直到他定都回宫后不再亲征,北蛮人才敢时不时地在北疆偷袭劫掠,却再无当初提马南下的勇气了。
於是四夷皆服,俘虏来的各诸侯美人皆充入后宫不说,各地藩国每年都要进献美人入宫,皇帝来者不拒,这几年宫中妃嫔和皇子皇女的人数都开始不断上涨。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於皇后。
皇帝一边广纳美女,一边还在嘴上标榜着对皇后的敬重,皇后也没兴趣打压那些年轻得几乎可以做她女儿的妃嫔美人,后宫中难得出现如此“太平”的氛围,自然也就不会像前朝皇宫一般,到处都是夭折的婴童和枉死的女人。
可沈万年还是让沈青叶多加提防,如今二三四皇子都已离京,五皇子尚未开蒙,嫡皇子之中只有太子尚在宫中,以往大家都觉得太子身体不行,注定英年早逝,哪怕皇帝再怎么信重他,也是看在他命不久矣的份上。
后宫妃嫔们如今较着劲儿地生孩子,不就是看着皇后的嫡子们被赶去就藩,想要借着生子在皇帝心中多争取点位置,若是太子没了,皇帝不喜几个年长的嫡子,那她们这些新生皇子,以后不就有希望了吗?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若是太子有了太孙,以皇帝的脾气,说不得就会越过一众皇子,直接将太孙封为皇太孙。
沈青叶只能说,祈祷自己生个女儿吧!虽说这时代对女性太过严苛,可若是生个公主,她也能想办法替为女儿谋出另一条生路来,总好过生个儿子成天在宫斗中摸爬滚打的好吧。
太子对她天天念叨着要女儿不要儿子的话熟视无睹,只是默默地安排人又给东宫多加了几分防卫,借口身体不适推拒了所有人的探访,连给皇后请安都不再定时前去,而是由他亲自陪着,抽空就去。
如此一来,便是想“偶遇”太子妃的人,也很难算到他们的行踪,皇后被人烦了几次,听人说酸话,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太子妃不孝,连基本的每日请安都做不到,比原来的二皇子妃和三皇子妃差远了。
皇后一听,干脆让人给沈青叶传话,到生产之前,都无需去长乐宫请安,就自己老老实实待在东宫养胎,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被怼回去的妃子,次日就被皇帝下旨降了两个品级,从一宫之主贬去了一处偏殿,连每月一两次的宠幸都被削减没了。
出头鸟被灭,众人就知晓了皇帝和皇后对东宫的态度,更没人敢再去冒险踩这个雷,都眼巴巴地等着,看太子妃到底能生个皇孙还是孙女出来。
沈青叶原本还能借着沈老爹不在京中,需要她看顾沈家产业的理由,时不时出宫一趟,虽然也少不了东宫的暗卫作陪,但也算是能出门放个风。
如今这一怀孕,就被关在东宫出不了们,先是焦虑烦躁了一阵子之后,看到皇后如临大敌般将后宫清理了一番,还真从几个宫女和太监的床底下翻出了能导致滑胎流产的香料和药物,不管是针对她还是其他妃嫔,都不是件小事。
几个宫女和太监被严刑拷问,最终牵连了数百人,皇帝出手素来都是雷厉风行,涉案人员一律抄家,男子流放女子罚没入……原本是要送去教坊司的,可现在教坊司基本关门,除了面向宫宴的礼乐属还存在之外,官妓全都被发配去皇家纺织工坊干活。
这还是因为在沈青叶的提醒下,皇帝让人拿来了教坊司的账簿,看到那些当红名妓的喝茶费就得五十两银子,过夜至少得二百两起步,还不算其他打赏和酒水席面的花销,可若是礼部和其他一些官员前去,就会记账甚至免单,皇帝顿时就怒了。
在他看来,将犯人女眷罚没入教坊司,固然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