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穿成首富之女后 >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出去的份上,也就勉勉强强答应了由她修的路,就由她收取过路费。

不过,限期五年,五年之后,所有收益,全部上交国库。

沈青叶原本想要十年的收费权,皇帝给她生生砍掉了一半,看到她心痛的样子,皇帝难得享受到了砍奸商价的快乐。

可现在看来,他显然是砍得太少了!

起初,看到沈青叶居然给那些征发劳役去修路的民夫三餐管饱,每日还发放工钱时,皇帝就对她的“善良”嗤之以鼻,沈万年这铁算盘居然生出来个败家女,手指缝大的到处撒钱,就算有多少家产,早晚也得被她给败光!

当然,若是这些钱,都能花到大昭国身上,给国库省钱或者赚钱,皇帝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结果,那些民夫,真的就像是打了鸡血,吃了什么神药一样,没日没夜的干活,与原本兴修水利和城池堡垒时征伐的民夫干活速度判若两人。

而且沈氏也格外舍得投入。

他们肯向朝廷申请铸造铁器,用铁镐铁锹来挖地修路,还用牛拉着石碾压路,逢山开山,遇水搭桥,所有的艰难险阻,在他们面前,都只是时间问题,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收到锦衣卫回报消息的皇帝,看着他们的施工进度,就深深地慕了。

说是皇帝不差饿兵,可他的国库,每年要赈济因水灾旱灾蝗灾导致饥荒的百姓,偌大的帝国,北方刚平定,南方又生乱,西边才剿完匪,东边又来了倭寇……户部尚书每天算计着如何拆东墙补西墙,其他各部天天向他哭穷要钱。

可他又不是聚宝盆,没法凭空变出钱来,又怎么可能像沈青叶一样砸钱修路呢?

好在,他们有言在先,官府的驿马行道,无需向她交过路费,否则光是这部分的支出,就得让皇帝少吃好几碗饭。

从锦衣卫传来的密报里,皇帝才知道,沈青叶安排的分段修路同时,也早早就给沿途的商人们打了招呼,路修到哪里,沈氏的商行就跟着开到哪里,从四面八方带来的货跟进销售,又从当地采购特产卖往全国各地,光是这一来一回,多少民夫的人工钱,都被她翻倍赚回去了。

更何况,工人们手里有了钱,看到沈氏商行带来的货物,从粮食到盐茶布匹,吃穿用样样皆有,价格远比本地的便宜,又怎么能忍得住不买?

结果就是工人们到手的钱,揣不了几天,就会花出去。

商人们赚到了钱,就更乐意跟着筑路队一起,边走边赚钱,一边卖货一边收货,这来来往往的,搞得工地比周围的村镇大集还要热闹。

皇帝原以为这条路怎么也得修个三五七年的,若是慢的话,拖个十年八年都很正常,故而砍下去五年的收费期,本以为留给沈氏的空间没多少。

可人家有钱,就是任性。

正常情况下,官府征发劳役,无论是筑堤铺路还是挖渠修桥,大多都是利用农闲时间,多数在冬季,本就是土地冻结,给原本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加了何止一倍。

可若是在平时征发劳役,民夫们没有工钱可拿,还没法种地,若是耽误了农时,影响了收成,就很有可能造成饥荒,带来更大的损失。

但沈氏既然是花钱雇工,要求的就是效率。

他们按工时算工钱,沿途的农夫,无论男女老弱,只要能干动的活,都能给算工钱,还包三餐。

如此那些农夫农妇们,就可以先赶工做完地里的农活,再去轮流到工地上干活。

有力气的就挖土挖石,开山压路,没力气的就做些打扫清理,摘菜做饭的活计,至少也能赚个饭钱。

如此一来,沈氏修路就不是从京都开始往北疆修,而是分成了数十个路段,同时开工。

每个州府起初还在抱怨沈氏大举动工,会影响到官道周围的村镇农民耕种,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现,跟着沈氏修路,不但没耽误农民耕种,反而还让他们的农活变得轻松起来,跟他们修路的进度一样,提高了不少效率。

锦衣卫发现之后,就兢兢业业地前去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工具。

哪怕从唐宋时期就已经有曲辕犁和各种新农具出现,但对於底层的农夫来说,靠人拉犁的效率远比不上牛耕,可普通人家,既缺少铁犁,又缺少耕牛,全靠人力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从早干到晚。

沈氏不仅仅提供了铁锹铁镐,还配备了不少耕牛和骡马用来压路和运货。

他们无偿出借铁农具给农夫,有偿租借耕牛,让他们可以提高耕种效率,从而空出更多的时间来修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