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烽火1937,从黄埔开始 > 第28章 秋染山寨

第28章 秋染山寨

“赵政委,孩子们认多少字了?”陈天轻声问。

老赵转过身,竹枝教鞭往石板上一放:“大多能认三十多个了,会写自己的名字。昨天教他们唱《大刀进行曲》,小山学得最快,现在能领着大家唱了。”

张小山听到夸自己,立刻站起来,挺起小胸脯就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其他孩子跟着唱起来,声音稚嫩却洪亮,震得庙梁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

陈天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暖了暖。这些孩子,就是大别山的希望。

中午时分,伙房的烟囱冒出了最浓的烟。一口首径丈许的大铁锅架在石灶上,里面炖着玉米糊糊,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飘出老远。吴克仁和赵刚正蹲在灶台边,就着块玉米饼子讨论军情,唾沫星子溅在饼子上,两人都没在意。

“日军在霍山增兵了,听说是个骑兵中队。”赵刚啃了口饼子,渣子掉在胸前的补丁上,“磨盘山往南的几条山道,最近总发现马蹄印,怕是要进山扫荡。”

吴克仁放下饼子,用粗糙的手指在地上画着地形:“骑兵在山里没用,咱们只要把隘口守住,再在山道上挖些陷阱,保准让他们有来无回。”他左臂的伤口己经收口,却留下道蜈蚣似的疤痕,一动就隐隐作痛。

“我让青鸢带‘猎人’队去查了,”陈天在他们身边蹲下,接过炊事员递来的粗瓷碗,糊糊的热气扑在脸上,“傍晚就能有消息。另外,孙小虎联系上了皖东的新西军支队,说下个月派个参谋来,商量联手反扫荡的事。”

“新西军?”吴克仁眼睛一亮,“听说他们在江南打得不错,专端鬼子的炮楼。”

“都是抗日的队伍,该互相帮衬。”赵刚喝了口糊糊,“他们缺炸药,咱们缺西药,正好能换着用。”

正说着,张大山背着捆柴火从外面进来,柴火上还挂着只肥硕的野兔子,是他晨练时在山坳里套的。“旅长,中午加菜!”他把柴火往地上一扔,兔子在他手里蹬腿,溅了他满裤腿的泥点。

“给伤员送去。”陈天指着西边的伤兵营,“周副司令的腿还没好利索,让炊事班炖锅兔子汤。”

张大山咧嘴一笑,扛起兔子就往后厨跑,嗓门大得整个山寨都能听见:“老周!今天有口福了!”

午后的阳光透过枫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陈天沿着石屋间的小路慢慢走,看着战士们或擦拭枪支,或修补草鞋,或帮老百姓劈柴挑水,一派安宁景象。他知道这安宁是暂时的,日军的扫荡、重庆的算计,像两把悬着的刀,随时可能落下。但此刻,看着磨盘山的烟火,听着学堂的读书声、铁匠铺的叮当声、孩子们的嬉笑声,他心里涌起股从未有过的踏实。

走到山寨最高处的瞭望塔下,周安邦正坐在块石头上,借着阳光看份皱巴巴的报纸,是孙小虎从六安城弄来的,上面印着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的消息,字里行间透着卖国求荣的无耻。

“看得入神?”陈天在他身边坐下。

周安邦把报纸折起来,眉头紧锁:“汪精卫这一投敌,华北、华东的伪军怕是要蠢蠢欲动了。磨盘山离六安太近,得早做准备。”

“青鸢他们傍晚回来,就能摸清霍山日军的动向。”陈天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大别山,“等新西军的人来了,咱们合计着打个漂亮仗,端掉霍山的据点,既能缴获些过冬的物资,也能震慑那些想投敌的软骨头。”

周安邦点点头,目光落在山寨里忙碌的身影上:“你看,这就是咱们的本钱。老百姓拥护,弟兄们齐心,就算装备差点,也能跟鬼子周旋到底。”

夕阳西下时,青鸢带着“猎人”队回来了。姑娘们一个个灰头土脸,裤腿上沾满泥,却扛着十几只山鸡野兔,还有几捆草药。“司令,霍山的日军没动静,倒是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山外转悠,像是重庆派来的探子。”

“盯紧他们。”陈天的眼神沉了沉,“别惊动,看看他们想干啥。”

暮色渐浓,山寨里亮起了油灯。铁匠铺的叮当声停了,纺织坊的纺车声却起了,嗡嗡的,像无数只蜜蜂在劳作。远处的山坡上,哨兵点燃了篝火,跳动的火光在夜色中连成线,守护着这片暂时安宁的土地。

陈天站在瞭望塔下,望着漫天繁星。他想起在桐柏山的雨夜,想起红石峪的硝烟,想起一线天的厮杀,一步步走到磨盘山,队伍越来越壮大,牵挂也越来越多——三百多弟兄的性命,上千百姓的安危,还有这烽火中艰难生长的希望。

“该吹熄灯号了。”周安邦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疲惫,却很坚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