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吴慧君和她身后的那批退休教师,脸上都纷纷露出思考的表情。\看?书′君^ ?无¨错?内_容¢
关道思知道,自己的理念,正在被他们所接受。
若是平时,自己首接这样一通输出,单凭语言,肯定是没有什么明显效果的。
但是今天,这个晚自习的过程中,这些老师所看到的情况,是他们之前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
都闻所未闻的新奇体验。
关道思,继续趁热打铁:
“最终去考试的,是老师吗?显然不是吧?那老师为什么要强调成绩?”
“老师应该强调什么?应该是教学吧?”
“而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则更应该关注的是教育方针,是可以提升教育效果的那些外部条件。去关注成绩,反而是本末倒置。”
“刘邦开创大汉。一个小小的沛县之中,就汇聚了能够管理整个大帝国的人才。”
“凭什么?因为刘邦创造了让他们成长为那样的条件。”
“吴老师,你是语文老师。”
“千里马常有。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一个道理。外部给他创造的条件不足,说什么都是白搭。”
“因为学生在寝室里学习更舒服,所以我就把晚自习挪到寝室。”
“因为学生会累,会想偷懒,所以我就把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都放到同一个排行榜中,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掌控节奏。”
“因为学生需要请教问题,所以我才把吴老师您几位请来,为他们随时解惑。”
“当然,我知道你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也很重要。·8*1*y.u.e`s+h~u¢.\c?o,m-是不是需要老师进行激发呢?”
“那些反复强调成绩,一切为了成绩的学校。我很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但在高考这个阶段,还远远不到比拼个人能力的程度。世间万事多如是。”
“把京城高考状元的学习能力,平行挪到一个山区中的留守儿童身上,会发生什么?”
“答案甚至都不需要我说明吧?”
“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条件到位,谁都可以是高考状元。缺的就是一个为他保驾护航的引路人。”
“我当然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所在。”
“我们老师,就是这个重要的引路人!”
这是关道思第一次,如此长篇大论的在镜头前发表意见。
若是平时,他的话不会这么碎。
但这次不一样。
争取吴慧君等退休教师的支持,对劳芳中学的这些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忍不住,就把自己长久以来的思考,添油加醋说了一大通。
话毕。
吴慧君,长久不能言语。
他身后的一众老教师,也是如此。
这种新颖的观念,对他们来说有些难以接受。
但是随着关道思的话语,思维的流动跟上节奏后。
他们就愈发觉得……
醍醐灌顶!
乍一听,老师居然不用关注学生成绩,好像很匪夷所思。
但仔细一想。
一个在“高考”重要性如此之高的社会之中成长的孩子,成绩有多重要的概念早就耳濡目染,浸染入骨血之中了。/零^点*看?书/ /哽¢薪\醉!全.
真的需要老师去强调,去关注吗?
老师要做的,就是面对每一个学生,都拿出最好的教学状态。
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学生没理由学不会啊。
吴慧君甚至有一丝惭愧。
自己这么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之中,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
颇有一种岁月虚度的觉知。
真是后生可畏。
这小子,还是跟自己教他时候一样。
真能说啊。
把自己这把老骨头,说的热血沸腾。
又想到自己执教的那些日子。
多少次拿着成绩单,对着学生怒口训斥。
那些学生脸上的表情,是畏惧还是警醒?
是愧疚吧。
但是,真正应该愧疚的,难道不是自己这些老师吗?
学生难道不想好好学习吗?
谁愿意郁郁久居人下?谁不想考第一?
如果当时就能像现在的小关校长一样。
想到这些让学生效率倍增,学习热情高涨的手段……
吴慧君在心中暗叹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