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罪案拼图师之亡者遗局 > 第20章 解剖刀下的双重人生

第20章 解剖刀下的双重人生

皮肤接触的部分,那里的锈迹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由内向外扩散的同心圆形态。

“氧化……是渐进式的氧化。”我喃喃道,脑中迅速分析着,“这种同心圆锈斑,意味着金属镣铐与皮肤的接触并非持续稳定,而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开始,然后因为某种生理变化——比如汗液分泌减少,体表温度下降——氧化速度逐渐减缓,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痕迹。”

这是老吴设下的局!

他利用了低温舱的特性,配合某种药物让陈野进入“生理休眠”状态,使得镣铐的氧化过程呈现出一种“伪造”的时间特征。

这锈迹,与三年前案发现场提取到的那把凶器上的锈迹,在显微结构下恐怕能形成完美的“时间吻合”!

老吴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陈野的“死亡”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伪装,一个为了引出更大真相的局。

“老吴……”我的声音沙哑,转向那个依旧在瑟瑟发抖的老人,“你到底还藏了什么?”

老吴的身体剧烈地一颤,他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他用抖得不成样子的手,指向a舱档案柜底部一个毫不起眼的金属合页。

我走过去,按照他的指示,在合页的某个特定角度轻轻一按。

“咔哒。”

档案柜的侧壁竟然无声地滑开一道缝隙,露出了一个隐藏的暗格。

暗格里,只有一份用蜡纸精心包裹的法医报告。

我取出报告,封皮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关于沈清被害案的补充法医鉴定报告——非公开”。

我的指尖冰凉。

报告不厚,只有寥寥数页。

翻开第一页,一段用红色水笔标注的文字像烧红的烙铁一样烫伤了我的眼睛:“……尸体被发现于住宅楼后巷冷库,现场勘查记录显示冷库温度为零下18c。但根据冷库监控日志(附件三,已封存)及压缩机运行功率曲线分析,死者遇害当晚21:00至23:00,冷库实际温度被人为调高至零下15c,温差3c。?咸?鱼/看¨书¢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_此温度差异虽不足以显着改变尸僵进程,但能有效延缓特定微量物证(如墙灰、纤维)在低温环境下的物理形态变化,使其更易于附着和保留……”

保留凶手鞋跟刮掉的墙灰!

我的目光迅速跳到报告的最后。

签名处,是老吴龙飞凤舞的字迹,以及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私人印章。

而在报告的末尾,附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打印字:“陈野‘死亡时间’:晚22点15分。以此为锚,逆推三年前。”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母亲案中被刻意保留的墙灰,陈野被伪造的死亡时间,老吴用自己最擅长的专业知识,布下了一个横跨十二年的局,一个用无数“不完美痕迹”精心拼凑的真相。

他用解剖刀,剖开了逝者的身躯,也剖开了隐藏在城市肌理下的黑暗。

警报声依旧在嘶鸣,尖锐而持久,那声音如魔音般钻进我的耳朵。

我握着那份补充报告,感觉它有千斤重。

十二年前,有人刻意调高了冷库的温度,保留了那致命的墙灰;十二年后,老吴用同样的手法,为陈野的“生”留下了铁证。

而这一切,都指向了同一个人。

我的目光穿透a舱的玻璃,仿佛看到了十二年前那个深夜,警局档案室昏黄的灯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将那个藏着蓝色纤维的物证袋,悄然放进本该封存的卷宗之中。

张队的影子,从十二年前的尘埃中,一点点浮现出来。

我沿着昏暗的走廊向低温舱走去,头顶的灯光昏黄而闪烁,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墙壁上的墙皮有些剥落,露出里面斑驳的水泥。

周围安静得可怕,只有我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

我的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托盘边缘,刺骨的寒意顺着皮肤蔓延,却远不及眼前景象带来的心神震颤。

眼前是临州市警局物证中心的低温冷藏舱,编号a04。

舱门大开,苍白冰冷的灯光下,两具解剖台静静躺卧,仿佛承载着两个被强行中断的人生。

“双重现场。”我轻声说,呼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在低温空气中,那白气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林疏桐站在我身侧,一身白色的法医解剖服让她平日里的一丝温婉也消磨殆尽,只剩下属于专业人士的冷静与锋利。

她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如刀:“死者,老吴,临州市局退休痕检员。初步判断死亡时间超过72小时,死因……复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