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现代社会,我是唯一道法高人 > 第173章 国难当头山河碎,匹夫有责少年兵

第173章 国难当头山河碎,匹夫有责少年兵

张清源的神魂,被那杆充满了不屈战意的“汉阳造”,狠狠地,拽入了一段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血与火的悲壮记忆之中。′如~雯_徃^ /首¢发?

眼前的景象,不再是那死寂的、阴气森森的山谷。

时间,倒流回了——1940年,深秋。

那是一个,整个华夏,都沉沦在血与火之中的年代。

日寇的铁蹄,己经践踏了半壁江山。战火,也终于,烧到了青云县这片,在过去千百年里,都几乎与世隔绝的、宁静的世外桃源。

一支在正面战场上,以“残暴”与“凶悍”而著称的、代号为“石田”的日军联队,在攻陷了邻近的县城,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劫掠之后,正气势汹汹地,朝着青云县的方向,合围而来。

他们的目标,是青云县城里,那数万名手无寸铁的百姓,以及,那储藏着全县百姓过冬口粮的……粮仓。

而此时,驻守此地的国民政府正规军,早己在之前的会战中,被打散、击溃,一路向西败退。

整个青云县,如同一只瑟瑟发抖的、即将要被饿狼吞噬的羔羊,孤立,而又无援。

在所有人都陷入了绝望与恐慌之际,一支由本地子弟,自发组成的、人数不足百人的队伍,成为了这片黑暗之中,唯一,也是最后的,一缕微光。

他们的名字,叫——“青云抗日游击队”。

……

青云山,一处极其隐秘的山洞之内。

昏暗的火光,照亮了一张张充满了血性与坚毅的、朴实的脸庞。

坐在上首的,是游击队的“老队长”,一个年过半百、名叫赵铁山的老猎户。·零′点,看*书¢ _勉_沸`粤^独~他一辈子都在这青云山里打转,熟悉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

他沉默寡言,一双饱经风霜的眼睛,却如同鹰隼般锐利。他手中那杆被他擦得锃亮的老旧猎枪,曾是他养家糊口的工具,如今,却成了他保家卫国的武器。

而在他的身旁,则是一位二十多岁的、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浑身都散发着书卷气的年轻人。他便是这支队伍的“少队长”,也是真正的灵魂人物——林觉民。

林觉民,是青云县本地出去的、第一个考上北平师范大学的高材生。七七事变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安稳的前程,抛下了笔杆,带着一腔报国热血,回到了家乡,组织起了这支最草根的抵抗力量。

而在他们的周围,则是这支队伍的全部家底。

有扛着锄头、满脸憨厚的农民;有拿着铁锤、臂膀粗壮的铁匠;有背着药箱、眼神悲悯的老中医……他们,都是这片土地上,最普通的百姓。

在队伍的角落里,还有一个身影,显得格外的瘦小。

那是一个最多不过九岁的孩子,名叫小石头。

他的父母,是在邻县的集市上,被日本兵的刺刀,活活挑死的。他被路过的游击队救下,从此,便成了这支队伍里,年纪最小、却也仇恨最深的“小战士”。

他没有枪,他的武器,是一杆被他用血,染红了枪缨的、早己生锈的……红缨枪。

“同志们,乡亲们。′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少队长林觉民,摊开了一张早己被磨得破旧的军事地图,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山洞外呼啸的寒风。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根据情报,‘石田联队’的先头部队,一个至少五百人的加强中队,装备精良,配备了重机枪和掷弹筒,正沿着官道,向县城,高速逼近。最多,后天一早,便会兵临城下。”

“而我们,只剩下不到一百人。枪,不足五十支。子弹,平均每人,不到五发。手榴弹,只有最后三颗。”

“正面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山洞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他娘的!”一个脾气火爆的铁匠,将手中的大铁锤,狠狠地,往地上一砸,“就算是死,俺也要拉上一个垫背的!跟这群狗娘养的畜生,拼了!”

“对!拼了!保卫县城!保卫我们的婆娘和娃!”

群情激奋。

林觉民,却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地图上,那个被他用红圈,重点标注出来的地方。

那个地方,在地图上,没有名字。

但在青云县所有老人的口中,它,只有一个名字——乱葬岗。

许久,他才缓缓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于“疯狂”的、决绝的火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