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息怒!”李景的目的,显然不止于此。珊芭看书徃 免肺阅毒他话锋一转,目光锁定了秦书,“儿臣以为,此事非同小可。大理寺少卿徐明,前番审案尚需高侍郎从旁协助,可见其才智远不及高侍郎。”
“如今这等谋逆大案,关乎父皇圣体安危,若交由庸才之手,恐错失良机,放走真凶!儿臣恳请,由新任刑部侍郎高扬,全权主理此案!”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秦书身上,这一次,带上了几分同情与玩味。
皇帝眯起了双眼,他看了一眼李景,又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秦书,沉吟片刻,最终缓缓颔首。
“准奏!高扬,朕命你三日之内,查明真相!朕要看看,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秦书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凛然正气。他再次出列,躬身领命,声音铿锵有力。
“臣,领旨!臣必鞠躬尽瘁,粉身碎骨,也要为陛下揪出幕后真凶,以靖国法!”
退朝之后,方才还冷眼旁观的官员们,瞬间换上了一副副热情的笑脸,秦书团团围住。
“恭喜高大人!贺喜高大人!”
“高大人年少有为,真乃我朝栋梁之材啊!”
秦书笑容满面,与众人一一拱手回礼,姿态谦和。\第*一-看?书\惘~ ^蕞·欣\彰\劫′埂`薪+筷?
“诸位大人谬赞了,下官初来乍到,往后还需各位大人多多提携。改日,下官在归云楼设宴,还望诸位大人赏光!”
一片喧闹中,太子李泓领着一众东宫属臣,缓步而来。
原本围着秦书的官员们,瞬间噤声,纷纷找着借口告退,顷刻间便散得干干净净。
秦书立刻收敛了与旁人应酬时的圆滑,换上了一副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色,对着太子深深一揖。
“臣见过太子殿下。若非殿下昨日提携,下官绝无今日!”
太子李泓的目光沉沉地落在他身。
“本宫知道,你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否则,也不会有今日之举。”
“只是,父皇交办的这桩案子,你打算……怎么查?”
秦书毫不犹豫,再次躬身,姿态比刚才还要恭敬三分。
“下官愚钝,正为此事一筹莫展。下官恳请殿下指点迷津!”
“哈哈哈!好!”
太子尚未开口,他身边的一名幕僚便抚掌大笑起来。
“高大人果然是个聪明人!知恩图报,忠心耿耿,不枉殿下对你一番栽培!”
东宫一系的官员们,脸上也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_a~i_h·a?o\x/i¢a~o`s_h^u,o!..c-o\m/
在他们看来,秦书这番姿态,便是彻底倒向东宫的投名状。
太子李泓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
他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许多。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东宫再说。”
正当东宫一系君臣其乐融融之际,两道极不和谐的身影,出现在了不远处。
正是刚刚在金銮殿上斗得你死我活的三皇子与五皇子。
看到太子与秦书相谈甚欢的场面,刚刚被构陷的李琰脸色瞬间铁青,怒火攻心,连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而一旁的李景,那张因悲愤而扭曲的脸庞上,却掠过一丝无人察觉的阴沉与忌惮。
秦书仿佛背后长了眼睛,转过身对着李景再度深深一揖,姿态比对太子时更添了几分诚恳。
“下官还要多谢三殿下举荐之恩,若非殿下,下官也断无此等为主分忧、为国效力的机会!”
这番话在东宫众人看来,这是秦书在向三皇子示威,表明自己已是太子的人。
但在李景听来,这却是秦书在提醒他,他们才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他的脸色稍稍缓和,那股子瘆人的阴鸷也收敛了些许。
“哼!”
五皇子李琰却再也按捺不住,发出一声满含鄙夷的冷哼,他指着秦书的鼻子,眼神像是要吃人。
“少在这里惺惺作态!你不过是一条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罢了!谁的势大,便往谁那边倒!本王……本王真是瞎了眼!”
说罢,他再也不看众人,一甩衣袖,带着满腔的屈辱与不甘,愤然离去。
李景的目光在秦书和太子身上幽幽一转,最终只是微微颔首,一言不发,也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