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疼痛。望远镜里,美军新的进攻梯队正在集结,至少两个连的兵力。
"师长!"通讯兵突然喊道,"小李...他..."
岩洞方向,那棵枯树上挂着个人形火炬。小李坚持到了最后一刻,用身体做天线发出了关键坐标。现在他燃烧的身影成了战场上的灯塔,指引着远方的炮火。
第一发炮弹落在美军集结地时,李云龙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接着是第二发、第三发...弹着点逐渐修正,最后形成完美的拦阻射界。这是人民军的122毫米榴弹炮,来自三十公里外的援军!
"装甲车!"观察哨突然大喊。
高地东侧的公路上,三辆T-34坦克正疾驰而来,炮塔上涂着朝鲜人民军的红星标志。更令人惊喜的是,坦克后面跟着整连的步兵,他们穿着厚实的冬装,武器精良。
美军显然没料到侧翼受袭,阵型顿时大乱。李云龙抓住战机,命令预备队发起反冲锋。当人民军的坦克手掀开舱盖用中文喊话时,这个铁打的汉子突然眼眶发热——来的是中国志愿军装甲分队的先头部队,他们穿越重重封锁来支援了!
夕阳西下时,战场终于沉寂。无名高地上堆满了空弹壳和打光的机枪,烧焦的树干像指向天空的手指。李云龙清点着伤亡,发现最初的两百人只剩西十七个还能站立。
人民军指挥官是个戴皮帽子的上校,脸上有道刀疤。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奉兵团部命令,接替铁原防务。"接着递上份电报,"总部急电。"
李云龙展开电文,上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鹰峰发现'极光'装置残骸,速派技术组鉴定。"
远处的山峦在夕阳中呈现出铁锈般的红色。风吹过战场,卷起细雪和纸灰,像无数飞舞的蝴蝶。李云龙摸出苏梅那把勃朗宁,轻轻放在电台旁。枪柄上的红绸己经褪色,但在暮色中依然醒目,像一小团不肯熄灭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