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芷正要笑他顽劣,腹中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动静。她"啊"了一声,抓住顾景煜的手按在自己小腹上。两人屏息等待,果然感受到一下轻柔的触碰,像是蝴蝶轻吻花瓣。
"他认得你的声音。"柳青芷柔声道。\d¨a?s_h,e+n^k?s′.*c^o_m+
顾景煜怔怔地望着她隆起的小腹,眸中似有星光闪烁。他忽然单膝跪在雪地里,隔着衣料轻轻一吻:"小家伙,我是爹爹。"
这声"爹爹"说得极轻,却让柳青芷鼻尖一酸。她想起父亲生前常说,世间最动人的称呼不是"陛下",而是孩儿口中那声稚嫩的"爹爹"。
回宫路上,顾景煜小心翼翼地搀着她,每一步都走得极稳。途径太液池时,柳青芷忽然指向冰面:"陛下看,那是不是并蒂莲?"
池面薄冰下,果然有两株莲藕相依而生。顾景煜折了根枯枝,在雪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小人儿,又添上第三个更小的。
"等开春冰化了,朕带你们乘画舫游湖。"他呵出的白气在冷空中氤氲,"你弹琴,孩儿在一旁玩耍,朕给你们剥莲蓬。"
这寻常百姓家的温馨画面,由九五之尊说出来竟毫无违和。柳青芷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个杏色荷包:"林家小姐送来的,说是给未来皇子公主的见面礼。"
荷包里仍是双虎头鞋,比之前苏知微那双大一些,鞋底绣着"长命百岁"西个字。
"林晚照那丫头倒是心急。"顾景煜接过虎头鞋在掌心比了比,突然轻"咦"一声。
翻转鞋帮时,一道藏青丝线绣的小字映入眼帘:"林昭赠"。三个字清隽挺拔,与林晚照平日里龙飞凤舞的笔迹大相径庭。
柳青芷凑近细看,发间凤钗垂下的珍珠轻轻擦过顾景煜的手背。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妆奁底层取出一封请安折子:"上月林大人递的折子,字迹倒是与这个如出一辙。"
烛火下,奏折上"臣林昭谨奏"几个字力透纸背,与鞋帮上的绣字竟有八九分相似。
顾景煜忽然低笑出声,指尖在鞋帮内侧摩挲:"朕记得林爱卿,今年刚满二十五?"
"陛下好记性。"柳青芷将虎头鞋收回荷包,顺手理了理顾景煜散落的鬓发,"前日臣妾还见他在文渊阁帮着整理《河防通议》的注疏。"
窗外传来沙沙细雨声,顾景煜起身推开雕花窗。夜风裹着湿润的梨花香涌入,吹得案头奏折哗啦作响。
他望着雨幕中朦胧的宫灯,忽然道:"明日让林昭进宫一趟。朕记得他精通水利,正好与工部商议疏浚运河的事。"
柳青芷将荷包系回腰间,杏色绸缎上并蒂莲的纹路在烛光下若隐若现。
她看着顾景煜映在窗上的侧影,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年轻的林昭跪在殿外,为治下百姓请命时,也是这样挺拔如松的姿态。
"臣妾瞧着,林家小姐这双鞋做得倒是用心。"她故意将荷包晃了晃,里头的金铃发出清脆声响,"就是不知,是给未来皇子备的,还是......"
顾景煜转身将她揽入怀中,带着薄茧的拇指抚过她腰间荷包:"朕看,该给林爱卿赐座宅子了。"他的笑声混着雨声,落在她耳畔,"就选在林府隔壁如何?"
转眼到了腊八节。按例帝后要在太和殿赐粥,顾景煜却以"皇后需静养"为由,将典礼改在了坤宁宫前殿。
柳青芷穿着宽松的翟衣,发间只簪了支简素的玉簪,却比任何华服美饰都更显雍容。
"今日的粥里加了西域进贡的葡萄干。"顾景煜亲自盛了碗递给她,"你尝尝可合口味?"
柳青芷舀了一勺,甜香顿时在口中化开。她正要夸赞,忽见顾景煜从自己碗里挑出颗红枣,郑重其事地放进她碗中。
"民间习俗,腊八粥里的枣子要给最珍视的人。"他眼中柔情似水,"愿我的青芷,岁岁平安。"
殿外风雪渐紧,殿内地龙烧得正旺。柳青芷忽然觉得,这小小的坤宁宫,比任何金碧辉煌的殿堂都要温暖。
夜深人静时,柳青芷从梦中醒来,发现身侧空无一人。她披衣起身,看见书房亮着灯。顾景煜正伏案批阅奏折,烛光下他的轮廓如刀削般锋利,眼下两片青影在白皙的皮肤上格外明显。
"怎么起来了?"他抬头见她,立刻搁下朱笔,"可是哪里不适?"
柳青芷摇头,走到他身后轻轻按揉太阳穴:"陛下也该爱惜自己身子。"
顾景煜拉过她的手贴在脸颊:"北疆送来的军报,狄人又在蠢蠢欲动。"他叹了口气,"朕得在孩儿出生前,把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