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地勘探,一份来自国际视野的专业咨询,如同两块拼图,严丝合缝地勾勒出万盛未来的轮廓——艰难,但充满希望。
会议室里只剩下翻动报告纸页的沙沙声和沉重的呼吸。
接下来的七天,万盛区委区政府的这间朴素会议室成了思想碰撞的熔炉。
班子成员们吃住几乎都在区里,反复研读两份报告,激烈争论,反复推演。
王强副区长忧心忡忡:“肖区长,刘书记,想法是好的,可这摊子铺得太大了!
煤化工、发电,还要搞研发?动辄几十亿的投资啊!我们这点家底,万一有个闪失,万盛可就真爬不起来了!
不如先集中力量搞水泥建材,或者把石林旅游再做大点,稳当!”
负责财政的常务副区长赵敏也眉头紧锁:“王区长说得在理。钱袋子必须捂紧。光那两个报告就花了100万美金加200万人民币!这还只是‘纸’!
后续研发合作,孙教授提的那个‘产学研’计划,初步算下来又是几千万人民币投进去!这钱砸下去,几年内都听不到响啊!
现在社会上都在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我们倒好,反其道行之,把大把的钱往‘导弹’(基础科研)里扔?”
肖承功耐心地听着,等大家把担忧都倒出来。他拿起孙教授报告中的一页,指着上面关于周边煤质和煤层气的数据:
“王区长,赵区长,你们的担心我都理解。求稳没错。
但只靠水泥和旅游,能解决我们23万人的长远饭碗吗?
能支撑起‘万盛’这个名字吗?水泥有市场半径,旅游有季节性,抗风险能力弱。
我们脚下的煤是枯了,但綦江、南川、桐梓的煤呢?孙教授说了,储量够我们干几十年!
关键是,我们不能只当‘二道贩子’卖原煤!那跟过去挖煤卖煤有什么区别?附加值最低,污染留给自己!
煤化工和电力,就是把‘黑煤’变成‘白金’的炼金术!技术门槛高?这正是壁垒!别人一时半会学不来,我们才能有定价权,有长久的饭吃!”
他转向赵敏:“赵区长,钱的问题,更要辩证看。那1.5亿美金躺在账户上是安全,但安全不能当饭吃!
它最大的价值就是用来投资未来!你说研发投入大、见效慢?我承认。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没有自己的技术,我们永远受制于人,永远只能喝点残羹冷炙!
‘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是谬论!是短视!我们万盛,就要做那个敢于‘搞导弹’的!
这5000万研发合作资金,不是扔水里,是给万盛的未来买保险,是给全国那些快揭不开锅的选矿、勘探、深加工专业的学校和研究人员雪中送炭!
他们活下来,搞出成果,受益最大的就是我们万盛!”
老书记一直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深邃。他掐灭了烟头,声音不大,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
“承功同志的话,有魄力,也有道理。我们万盛,过去靠资源吃饭,现在资源没了,难道就躺下等死?不行!
老一辈矿工流血流汗打下的底子,不能败在我们手里!转型,是唯一的活路!
这个转型,我看就两条:一靠科技,二靠实干!承功同志提出的煤化工和电力,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能吸纳大量就业,符合国家未来能源战略方向。
风险是大,但收益更大!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赞成!”
刘书记的表态,让天平彻底倾斜。王强和赵敏虽然仍有顾虑,但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是万盛破茧重生的唯一机会。
“我同意肖区长和刘书记的意见,”王强最终表态,“但具体项目规划和风险管控必须做细做实,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赵敏也深吸一口气:“资金使用,我会严格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用在研发和核心项目上。但肖区长,后续更大的投资,融资渠道必须尽快明确,光靠我们自己的钱,不够。”
肖承功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笑容:“好!班子思想统一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融资渠道我已经有初步想法,会后我们单独议。现在,当务之急是把架子搭起来!”
1994年1月初渝州主城 & 万盛 ……
思想的火花迅速转化为行动。依托两份沉甸甸的报告和班子达成的高度共识,一家注册资本金高达2亿元(实缴)的“万盛能源工业公司”在渝州主城火速注册成立。
经营范围雄心勃勃:各类矿业深加工、特种矿业深加工分离研究生产、煤化工综合研究生产、火力、水力循环环保发电研究生产……
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