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都城洛阳以南90里的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叡。这给了时年70岁、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可乘之机,他迅速在城内发动兵变,将曹魏的大权紧紧掌控在司马家族手中。
司马懿正是借助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谒陵的时机成功兵变的,这也成为他心中最大的“忧虑”。他对自家政权的来路心知肚明,深恐重蹈覆辙,权力被其他姓氏夺走,所以才立下这“三不”祖训。
除此之外,当时社会上盗墓之风盛行,两汉时期的帝王陵以及王公贵族的墓葬频繁遭到破坏,这一现象对司马懿制定丧葬祖训,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晋帝王陵独特而特殊的葬制,无疑给后世的考古专家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设置了重重难以跨越的障碍。然而,这一特殊葬制却未能对盗墓贼形成有效的阻碍。
在己被发现却还未能确定陵主身份的晋帝王陵中,竟然没有一座能够逃过被盗掘的厄运,南京一带的东晋帝王陵更是如此,惨遭盗墓贼频繁光顾。
西晋的帝陵区坐落于都城洛阳附近偃师县境内的北邙山一带。北邙山地处黄河南岸,地势高敞开阔,风景秀丽壮美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营建阴宅,也就是修建陵墓的绝佳风水宝地之一。民间一首流传着“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说法,足见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我满心都是疑惑,只觉匪夷所思。司马一家行事如此诡秘,立下不立坟、不标记、不祭祀的规矩,居然还是被前辈同行找到了他们陵墓的线索,这得是什么样的“狗鼻子”啊?难不成真的只要读懂《葬书》就能做到?
于是我又向唐米发问:“真的只要看懂《葬书》就这么厉害吗?”
唐米回应道:“和《葬书》有一定关联,也有可能和我们一样,是从其他墓穴获取到的线索。不过说实在的,可以做摸金校尉,但绝对不能当盗墓贼。”
我赶忙追问原因。
唐米却说:“先回去吧,明天再来,反正己经确定就在这附近了。”
回到酒店,在房间里吃饭的时候,我又提起这个话题,让唐米解释她之前那句话的意思。
唐米沉思片刻后说道:“为官方工作进行考古,那是在为国家贡献力量。做摸金校尉,虽说为的是钱财,但有底线,底线是绝对不能触碰的。而盗墓贼呢,只要墓里有东西就会洗劫一空,很多重要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就这么被破坏了,所以他们是贼!”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的确,摸金校尉不见得是好人,但底线坚决不碰。盗墓贼却如同蝗虫过境,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接着我又问唐米:“很多古墓都是被盗墓贼破坏的吗?”
唐米回答说:“并不多,毕竟哪有那么多皇陵给他们挖呀,成吉思汗的陵墓到现在不也没找到嘛,曹操的陵墓也不一定是真的,传说曹操有72座疑冢呢。”
盗墓贼的行径往往对珍贵文物造成极大的破坏,唐米就曾给我讲述了两起臭名昭著的案例。
就在三年前,盗墓贼杨彬偶然得知敬陵虽己被盗,但墓内有一具大石椁尚未被人染指。2004年,杨彬与郭某潜入墓中,拍摄了石椁照片,旋即与一位美国古董商取得联系,对方竟一口答应出价100万美金购买此物。得到消息后,杨彬迅速纠集人手,开始了对敬陵肆无忌惮的盗窃。
从2004年5月到2005年6月期间,杨彬先后六次作案,每次作案都耗费整整一个通宵。他们丧心病狂地将整个石椁切割成31块,在墓内分解打包后吊运到地面,再盗运出去。每次盗墓行动,都有20多人参与其中,这些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同作案。石椁刚一盗出,他们便立刻装箱,然后想尽办法运往国外。这般行径,实在是令人发指,对国家文物和历史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
中国第一古尸案,发生在1994年,纪山古墓群“郭家岗一号墓”中的文物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并对一具完整且皮肤仍有弹性的的千年战国女尸进行扯头发、拖行、丢弃等疯狂毁尸的行径。
女木乃伊距今己有2300余年。该尸虽然在出土过程中历经磨难,多部位受损,但仍奇迹般地没有腐烂,而且肌肤仍有弹性,西肢仍能弯曲,是迄今我国所发现外形、皮肤、骨骼均保存完整的最早的一具古尸,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做摸金校尉,但绝不能沦为盗墓贼。
摸金校尉这一行当,技术含量堪称最高,规矩也十分繁杂。
第一条规矩便是“人点烛,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 。摸金校尉进入墓室后,会先在墓室的东南角小心翼翼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