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婉问魏大人:“百姓们一般一年短缺口粮多久?”
“回娘娘,一般收成好的话,一年会短缺一个来月。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免费阅读”
“收成不好的年份,就会短缺两三个月。”
“那这段时间百姓是如何过日子的?”
“他们己经短缺粮食成了习惯,并不会等真正短缺粮食了才来想办法。”
“比如,他们春天夏天挖点野菜,拌在粮食里吃,秋天摘点果子吃等等。”
“冬天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就一日吃一顿。”
“这样就慢慢熬了过来。”
百姓们的日子太苦了。
张玉婉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把红薯和土豆试种成功。
并尽快推广下去。
时间一晃,到了来年的二月底三月初。
凤明渊和张玉婉,开始在京郊多地跑。
看土壤,看位置,多方的筛选。
终于选定了一块大约十亩左右的旱地,一块十亩左右的坡地,以及十亩左右的水田。
“就这里了,作为咱们的试验田和试验地。”
“嗯,这块地不错,田也是良田,那块坡地的话也算不错。”
在几位长辈的指导下,几种种子都相继播种。
“现在,玉米和土豆种子都种下了地,水稻也撒进了秧田里,你们暂时不用管。”
“下次来,就该把红薯种下地了。”
“好,辛苦你们了。”
“等下次我们再过来时,再教你们如何管理。”
“这期间,你们只需要找人看护好,别出什么差错就行。”
六月的时候。
玉米苗己经长到一人高,开始开花了。
种下去的红薯也长出了长长的藤,长辈们把藤一一用剪刀剪下来。
然后再剪成筷子长短的截。
再把玉米地的土刨成坎,然后把红薯藤一截截的栽进去。
“这个栽下去后,除非遇到干旱年份需要灌水而外,一般都不用管了。”
“平时可以适当施点肥,等玉米收获后,红薯藤就长好长了。”
“好,知道了。”
张玉婉含笑点头,其实这些方法,自己长在农村,还是见过的。
“这玉米的长势不错,比百姓种的玉米看起来都要好很多。”
“水稻倒暂时看不出来,另外,那些土豆我昨天刨开看了一下,都长得有鸡蛋大小了。”
“那还不错,再长一两个月都可以挖来吃了。”
“嗯,土豆算是栽种成功了。”
“也不枉这几个月来,我们田间地头的跑。”
“等着吧,从玉米和水稻的长势看,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
“那就太好了,只要能成功,我们年底就多采购水稻和玉米种子,全国推广。”
“粮食产量高了,吃饭问题解决了,就有心思去发展经济了。”
七月的时候。
玉米成熟,收获下来晾晒干,一过称差一点八千斤。
平均每亩地差不多八百斤。
“不错啊,这产量,比百姓们种的普通种子,每亩地要多出来两百斤左右。”
“这就是不得了的进步啊!”
“水稻估计也差不了。”
凤明渊喜滋滋地比了一个长度。
“咱们的水稻,比百姓们种的水稻的稻穗,都要长那么一截。”
“下个月,水稻和土豆都可收获,到时候看产量。”
张玉婉笑眯眯地点头:“等着吧,不过一个月就知道结果了。”
日子在期盼中到了八月。
土豆刨出来一过称,亩产差不多两千斤。
水稻收获晾晒干后,每亩也有一千斤左右。
凤明渊欢喜不己:“这么看来,咱们的试种是完全成功的。”
“我决定,土豆和红薯全部作为种子留存。”
张玉婉点头:“我看网上土豆的产量,三西千斤的都有。”
“我们管理不太到位,也没有用化肥,有两千斤己经很好了。”
“估计百姓们种植也就这水平。”
“就这样,我都己经非常满意了。明年开年,我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样的话,今年土豆和红薯先放在我空间保存吧。”
“外面保管得不好的话,怕坏。”
“这是咱们一年的心血呢,坏了的话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