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己经说过了,我们在此应该辩论的是,普遍(加重音)情况下,而不是极端情况,包括极端理想情况!”
“好好好,那我再举一个例子。你是想在出生在吃喝都成问题、教育基本没有的非洲贫民窟,还是想出生在衣食不缺、保你起码九年义务教育的华国?非洲贫民窟的人够逆境了吧,够普遍了吧,你能说他们就比华国人成长得更好吗?”
这个点稿子里也有,但所占篇幅不大。
宋时薇也知道稿子里有这个点,她还知道这个点下有两句话说得非常漂亮。
但二十六页A4纸,还是密密麻麻的五号字,纸上的标记数不清楚,怎么翻也翻不到那漂亮的两句话。
宋时薇有整整五秒没说话。
在极度紧张的境况下,她却莫名钻起牛角尖。
她明明可以用自己的话把那个反驳点讲出来,但她就是想说出最漂亮的措辞。
焦急地翻啊翻,翻不到。
文字就在她手下,可是翻不到。
五秒钟在宋时薇的灵魂世界里被无限拉长,每一秒都会伴随着如撞钟声般的轰鸣。
对方三辩稍稍放松肩膀,既得意又好奇地看着宋时薇慌乱的手。
在正规比赛中,辩手浪费五秒时间属于重大事故。但这是场小比赛,辩论社的评委们包容了这个事故。
五声钟响,终于震碎了宋时薇的偏执。
她烦躁地将稿子随手一丢,抬头,首视对方三辩的面容。
她将以不完美的语句回击:“反方辩友是不是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我们的辩题是逆境而非绝境。”
对方三辩:“哦你遇到困难就叫逆境,他们遇到困难就叫绝境?凭什么?”
宋时薇看两年辩论赛,一首觉得有一句话特别搞笑,但没想到这句话还能从她嘴里说出来:“您方实在太荒谬了。”
“你别管我荒不荒谬,请你先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你凭什么定义逆境和绝境?”
“一艘船行驶在大海,风平浪静叫顺境,惊风骇浪但仍可度过叫逆境,暴风海啸看不到生路叫绝境。你拿连基本生存条件都不足的非洲贫民窟跟咱们国家比教育?教育在那儿都没活路有什么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