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嫁给真太监后她怀孕了 > 亚父

亚父

顿才道,“可都没有下文。娘娘一个字都不说,沈掌印那里,更是守口如瓶的。”

那要是想知道,便只有问沈闫本人了。

越襄将手里的奏章放下,犹记得上一次,沈闫就为这个试探过她一回的。

先帝若是真的留下什么旨意,不可能只有口头的,必定会有明旨写下。

沈闫这个人,身上牵扯太多,碰不得动不得惹不得,实在难缠。

可她在沈闫的眼里,不知是不是也是难缠的。

他有那个心思,也有那个胆子,他这么疯,迟早有一天疯到她身上来。

越襄得在解决生死处境后,为她自己寻个稳妥的出路。

和这么个人打交道周旋往复,可真是比伺候甲方刺激多了。

但都是一样的t让打工人想骂人。

-

除了大朝会和重要的朝议上,越襄需要坐在帘后听政外,其馀的时候,她并不是十分必要出现的。

杨氏之争一直没有个结果,朝堂之上吵了个天昏地暗,两方争锋相对,谁也不肯让着谁。

但随着端午节后,越蘅在一次议事时当堂晕倒,回府后就吐血了,甚至无法再来值房当值,只能休养些时日。

紧接着没过几日,宫中便有太后的意思传出来。

杨太嫔到底是皇帝的生母,感念其生育有功,太后特准以太后之礼葬入皇陵,可四时祭拜,这葬礼也不跟之前似的,办的悄无声息的,还是按照规制来办的。

太后发了话,沈闫这里定了准,这吵嚷了数月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停灵数月的杨氏也终于是能够入土为安了。

多少人不明白了,怎么太后竟站在了沈闫这一边呢?这不是存心跟越阁老对着干么?

当初端午的时候阁老与清台郡主入宫,不是还一切都好好的?

越襄知道他们议论。跟贵太妃德太妃还有贤太妃见面的时候,她们有意无意的将话题引到这上头来,越襄就借着她们的口把话传了出去。

“皇上还年幼,虽说予是太后,但到底在杨氏跟前养育了几年的,母子俩乍然分开,总是挂心的。先帝是为孩子着想,予亦是为了皇上着想。本朝素以仁孝治国,却也不必太苛责礼法,人心都是肉做的,柔软非常,该好好的呵护才是。”

“人人一层父母,皇上好好厚待自己的父母,将来万民才能好好的仰仗皇上。”

这话送出去,倒是议论少了些,只是说太后为博皇上的欢喜都不顾自己的父亲的颜面了,这等的话也多,但越襄是不在意的了。

她将面子情也做足了,派太医去越府对越蘅嘘寒问暖的,做足了姿态,也不时赏赐些吃食东西,完全不亚于之前的热络,态度一如从前,但内里究竟变没变,也就只有他们父女知道了。

不过,越襄想,她再送去越府的东西,越蘅与清台郡主是一定不会吃的了。她心知肚明,因此也不曾再亲手做过什么糕点。

她是有心想要笼络小皇帝的心思的,不愿意让杨氏的事情横亘其间,让小皇帝对她心生恨意。

况且她也确实不想独享这么大一个儿子。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她没兴趣抢过来。

但这样的决定,促成了这样的结果,明显是获得了小皇帝的好感和感念。

在沈闫和越蘅的人相互吵架的时候,凌烨着实是有些担心的,生怕他娘的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结果谁能想到,原本不肯表态的太后竟明确站在了他的这一面。

这令装儿子装的十分别扭的凌烨头一回心里充满了感激。

他本来就对太后心中观感复杂,愿意亲近太后,将太后当做生母看待,是为了他自己的前程和将来。

他还年幼,至少还有好些年才能亲政,先帝让他依靠太后,他便只能依靠太后。

他安安分分的,他和他那个见不到面的亲娘才能好过。

可这样被挟制,谁心底没有恨?

沈闫待他严苛,有心人的几句话,就让他对外朝那个兢兢业业做了数年的阁老宰相心生向往,若是想要顺顺当当的亲政,还得是大臣支持才行。

内监和太后,终归出于后宫,不是正统势力。

所以凌烨对沈闫心中也有偏见恶意。

可偏偏是这两个人站在了他这边。

凌烨怎能不感激?

他尚知朝堂诸事瞬息万变,也能理解越阁老的作为,但母子天性不可更改,为了他的亲娘,他终归还是愿意和太后和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