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穿成首富之女后 >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五章

“精铁?”

慕容枫有一瞬间的呆滞,再看看后面跟着的数字,个十百千万吗?

什么时候,用於打造“神兵利器”的精铁,可以用千百万斤来计量数目了?

是他看错了,还是这上面写错了?还是……夸大了数目,虚报贪功?

可皇后,从来不是这种好大喜功丶弄虚作假的人啊!

难道……这是真的?!

慕容枫目光灼热地望向沈青叶,激动起来,“梓童……青叶,这是真的吗?真得能产出上万斤精铁用於铸造兵器?”

沈青叶笑得十分“云淡风轻”,“陛下莫非忘了,当初臣妾让人建了好几处琉璃厂,那些烧琉璃的火窑,其实也是在炼铁打基础。”

“以往炼制精铁困难,主要是因为木炭燃烧的温度无法达到淬炼铁矿内杂质的缘故,臣妾先前让人在制造琉璃时,就多留心提高炉内温度的方式,尝试着炼铁,如今终於成功,方才敢向陛下禀报。”

古代炼铁,最主要还是高炉温度问题,到宋代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炼钢之法。

早在汉唐时期,汉人就已经使用“团钢法”和“灌钢法”用来炼钢,无论是团钢还是灌钢,都是用生铁和熟铁混合后,通过锻打来调节铁中的含碳量并去除杂质,从而得到硬度更高的钢,也就是他们所说的“精铁”。

这种炼钢法对铁匠的要求极高,锻炼的方法不当,材料不够,都无法得到“精铁”,所谓千锤百炼,最终能锻造出神兵利器的大师,还是十分稀少。

到了宋代,沈括在磁州锻坊见到的,则是另一种炼钢法。通过(注1)

在他看来,有钢的铁料,就好像有筋的面,通过水洗揉面,到最后才能得到面筋,炼钢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将优质材料在炉火中反覆煅烧,烧一次再锻打一次,让使碳分融入铁中,同时去除杂质,这就是所谓的“百炼成钢”。

沈青叶虽然不懂炼钢,可她知道,《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和高炉炼钢技术,被称为土法炼钢,一直持续到了大跃进时代,虽然比不上后来的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可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足以碾压其他的国家和部族。

她只是提前找到那些民间匠人,引导他们的思路,让他们积极发挥经验智慧和创造性,果然将传说中的基建和战争神器——炼钢高炉研制出来并投入使用。

谦虚地说,她并不是这些技术的发明者,只是这些发明者的伯乐而已。

她从不会小觑这些古人的智慧,他们缺少的只是一点点思路和方向,鼓励与支持,就像沈老爹无论在那个时代,都能混成大商人一样,这些古代工匠的钻研精神和手艺,其实同样可以在任何时代创造出新的奇迹。

所以她刚穿过来没多久,就打着制造琉璃的借口,让工匠们研究的高温炉,其实就是为炼钢在做准备。

耐温蓄热的技术最早本就是用於玻璃制造,因为玻璃的熔点不高,而借此机会研制出的耐火砖,不断提高熔炉蓄热的上限,尤其是在山西的黑石碳得到大量开发,为了将这些带有“毒气”的黑石碳充分利用,工匠们也发挥了积极性,炼出了焦炭和无烟煤。

这才是真正大幅度提高熔炉温度的原料,先前沈青叶还不敢拿出来,生怕稍一走漏风声,就被老皇帝再找借口给她连厂子带高炉都一锅端走。

毕竟生产琉璃制品的工厂只不过是赚钱而已,可生产精铁的炼钢厂,那就是国之利器,绝对不会容许掌握在沈家这样的商户手中。

幸好,老皇帝及时驾崩,太子登基,她变成了皇后,沈老爹成了承恩侯,这高炉钢厂的事,就可以转交给皇帝,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先前炼制出来的半成品,都用来打造农具,送去辽东开荒,这批真正的百炼精钢,正好交予陛下,让将作监和兵器局打造武器,为九边将士更换新的兵器。”

慕容枫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敢情这已经不是第一批,而是……不知多少批的最终成品!

不过仔细想想,按时间计算,恐怕最早实验成功的时候,正是先帝对他们两人忌惮最深的时候,若是拿出来,恐怕不但无功,反而有害。

所以,她才会先用那些“半成品”打造农具,运去辽东开荒,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才将这个“神器”双手奉上。

想到若是再早半年的时间,被先帝知晓她那座琉璃工厂中真正在研制的东西,只怕当时就会将她控制起来,甚至不惜灭口,也要夺走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