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他去太医院根本没看到几位院使,却也从其他暗卫处打听到消息,从四皇子进宫之后,皇帝就召集了太医院所有御医和正阳观的几位道长一起,去研究那鲛人的炼制之法。
不光是皇帝在关心如何服用鲛人肉,就连那些御医和道士们,一听到有活生生的鲛人,都已经跟疯了似的,恨不能吃住全在那里,不研究出那长生不老药决不罢休。
哪怕,那长生不老药,根本就没他们服用的份。
可就是架不住人心向往,就算不能吃到嘴里,能看到,能闻一闻,哪怕是替皇帝尝药,他们也想要见识一下,这传说中的鲛人是如何的神奇。
如今这消息传开,宫中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原来四皇子出海,竟然抓到了一条鲛人回来,进献给皇帝,难怪会得到皇帝派人如此隆重的迎接。
不得不说,四皇子这运道,真是无人能及啊!
人人都以为他因为昔日长兴伯世子的牵连,被皇帝从燕王贬为晋王,降了一等俸禄和封地不说,还将他拘在宫中学礼,不让他去封地就藩,眼看着失去圣宠,结果还能绝地翻身,一飞冲天。
这可是鲛人呢!吃了就能长生不老,谁不想要?偏偏千百年来,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物,所有人也只当那是个神话传说。
结果就被四皇子遇到了,还抓回来献给了皇帝,这还不是皇帝洪福齐天,受命於天,方能有此祥瑞神物降世吗?
所有人众口一词,赞颂皇帝,夸夸四皇子,没有人记得是太子妃举荐四皇子出海,是为了替太子寻药灵丹妙药,医治他的不治之症。
也没有人去管,此时太子发病,只有个实习御医战战兢兢地在药房挑着药,愁眉苦脸地按照旧药方抓药,一边熬着药,一边心中却七上八下地毫无把握。
哪怕他是赶鸭子上架被带来顶缸的,可若是太子真的出事,他也是首当其冲填坑的。
皇帝,是绝不会跟他讲道理的。
东宫这边愁云惨淡,人人都提心吊胆,而祈年殿中,却格外热闹。
正阳观的道士们已经做法完毕,确认那长得奇丑无比的海鱼就是传说中的“鲛人”。
虽然这海鱼没有姣好的容貌和曼妙的身材,奄奄一息的也唱不出魅惑人心的歌声,但它的确是哺乳动物,上半身外皮光滑无鳞无毛,鱼鳍又长又粗,真像是人的双臂,而下半身长长的鱼尾上是细密的鳞片,和那些志怪传说中描写的十分相似。
至於美丑,或许是因为那时的人只能远观,而没有人能够靠近追上这鲛人,就只能靠着想象力将其美化,后来以讹传讹,便成了现在这样。
无论如何,从伤口放出的血,道士们喂给猫狗尝试,都依然活蹦乱跳,毫无问题。
接下来,就得研究到底要怎么吃鲛人肉,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毕竟,古书上的记载,十分含糊,只说食之长生不老,怎么个食法,是生食还是熟食,几分火候最好?需不需要搭配药物激发药性?却根本没有提及。
太医院院使就提议:“海鱼多以生食为主,保留其天然药性,如鱼生鱼脍,皆无需烹炸蒸煮,只需切片食用便可。”
正阳观的云清道长则说:“这鲛人浑身是宝,鱼油即可炼制千年不灭的长明灯烛,这鱼肉鱼骨,也当炼制成上品丹药,方能发挥最大效用。”
“生食才好,你炼丹时放得那些材料,说不定冲克了鲛人肉,若是影响了药性,反倒变成毒药呢?”
“陛下万金之躯,岂是茹毛饮血之徒,尔等不思进去,才是浪费良药!”
“生食!”
“炼药!”
双方各执己见,一个比一个声音大,争吵不休。
而经过几次剐鳞剥皮抽血的鲛人,熬到这会儿,被他们折腾得死去活来,又没有海水可换,终於撑不住,白眼一翻,跟着肚皮朝上,漂浮在巨型水缸之中,彻底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下所有人都急了,纷纷指责对方。
“要不是你们剐了鱼鳞,还放了那么多血,这鲛人也不会这么快死!”
“你们还切了它几片肉试毒呢,怎么不说?”
“这鲛人本就生长於大海之中,被抓出来养了这么些天,这几日又离开海水赶路,能撑到现在已是不易,各位不必再争执,还是想想怎么尽快处理的好。”
“先放入冰窖冻起来吧,否则要不了几日,就会腐化变质,彻底没法吃了。”
皇帝见他们议论纷纷,等得不耐烦起来,“到底要如何食用,你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