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伴君如伴虎,谁也不敢说自己一辈子都能平平稳稳地只升不降,公侯万代。
就连曾经追随皇帝起兵到一统天下,位极人臣丶最了解皇帝的宰相都能翻车,更何况他们这些芝麻小官。
大昭的律法繁覆严苛,尤其因为皇帝对贪官污吏极为痛恨,故而制定律法时对官员的处罚更为严厉,还动用由他直接掌控的暗卫来监控百官言行,一旦触犯刑律,轻则抄家流放,重则株连九族。
当初抄斩宰相时,由於涉及到结党营私,意图谋反的重罪,不光宰相被株连九族,与之结亲的勋贵和学生等等,都被打为同党,在严刑拷打下,不断扩大“乱党”的范围,最后被抄斩的人数多达万人,其中有多少是真谋反,有多少纯粹是被牵连的无辜者,谁也说不清。
或者不敢说。
如今皇帝突然大发善心,不但减少了判处死罪的人数,减轻量刑的同时,还取缔了官妓,准许女眷一起发配流放,就等於给了大家一条活路。
毕竟,按照大昭的规矩,边疆大捷丶皇子出生丶册封太子丶皇帝万寿丶皇后千秋等等重大国事,只要皇帝龙心大悦,准许“大赦天下”时,除了个别罪囚被判流放时注明了“遇赦不赦”之外,绝大部分人还是能赶上一两次大赦天下,能够摆脱罪囚户籍,回乡养老,甚至还有机会重新起覆,再度出山,官覆原职。
这官场上的事,起起落落,都是寻常。
只是以前若被贬被流放时,妻女一旦被罚没教坊司,那真是不死也脱层皮,甚至被政敌羞辱,成为一生的黑历史。
如今不管苦役有多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总能互相扶持着过下去。
楚家女们既然担心遭到报覆和欺压,沈青叶便正好借着皇帝的新政令,成全她们这一次。
紫苏办事向来干脆利落,雷厉风行,沈青叶才肯将工坊管事的重则交托给她。
这回她禀报完沈青叶之后,也同样向皇后汇报了一番,只不过在对皇后说起楚家女之事时,便说是太子妃体恤楚家女思念远在辽东的亲人,不怕吃苦受累,也想要一家人重聚团圆。
皇后听到太子妃如此心软,对曾经坑害过她的楚家女都肯轻易放手,成全她们,便点头应允。
还忍不住感慨地说道:“太子妃也太过心软,楚家人当初那般对她,她都能以德报怨,如此积德行善,攒下功德,定能让菩萨保佑她平安诞下麟儿!”
紫苏嘴上称是,心里却想:我家小姐可从未想过要生个麒麟子,反倒口口声声想要个乖巧听话的女儿。就是不知道菩萨肯不肯让她如愿以偿了。
她回到工坊,就立刻召集了女工们,将皇帝颁布的最新政令传达给大家,最后还说道:“皇上仁慈,只要想与家人团聚的罪囚女眷,自行报名之后,便可销除奴籍,改为九边军镇的军户户籍,不日便会有人护送你们前去投亲,一家团聚。”
这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议论纷纷,却是讨论的多,报名的少。
楚家三个庶女和两个侍妾都没报名。
她们本以为没报名就没事了,可没想到,没过几日,就有官差前来提人,要“护送”她们去辽东卫所与兄长和叔伯们团聚。
楚家女就顿时慌了,两个侍妾也跟着哭天抢地地哀嚎个不停,说她们根本没有报名,结果太子妃公报私仇,竟然让人将她们送走,这千里迢迢地去辽东苦寒之地,分明是要她们的命啊。
紫苏冷笑道:“让你们留在工坊做事,你们成天拈轻怕重,总是说我安排的活是挟私报覆你们,故意安排脏活累活给你们。既然留下来会怕被我欺负死,那太子妃大发善心,借着皇上大赦之际,送你们跟家人团聚,让你们一家人可以整整齐齐地在一起,难道还不好吗?”
楚十七娘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嘤嘤哭泣:“是赵姨娘让我那么说的。紫苏姑娘求你请太子妃开恩,饶过我们这一次,以后我愿当牛做马,为太子妃效力。”
楚十八娘和楚十九娘也跟着跪下,还重重地自打了几个耳光,苦苦哀求。
“紫苏姑娘,求你了,我们这样的弱女子,去辽东跟送死没什么区别啊!”
她们都已经到了花信之年,虽然当初被罚没入教坊司,可只要大赦恢覆民籍,她们还可以再嫁人,若是没有肯娶她们为正妻的,做妾也不是不行。反正她们本身就是庶女,对妾侍的身份并没有多大抵触心理。
她们更怕的是,一旦被送往辽东,就会成为那些兄弟叔伯的“救命稻草”,拿她们来换取利益。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