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时间沙:我在时间缝隙里整活 > 第227章 西夏

第227章 西夏

?中央机构

?官职机构

?法律制度

5军事

?军事制度

?兵种

?防卫

?主要战争

6经济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商业

?土地

?赋税

?人口

7文化

?文字

?儒学

?礼仪

?文学

?史学

?宗教

8艺术

?绘画

?书法

?雕刻

?乐舞

9科技

?医学

?历法

?天文

?气象

?武器制作

10民族

11外交

?外交政策

?与北宋

?与金朝

12社会

?婚葬

?住房

?等级

?发型

?尚武

13皇帝世系

国号

播报

编辑

唐朝贞元中分振武朔方二节度置夏州节度使,治夏州,在今陕西横山县西北。唐末黄巢起义爆发后,李思恭与鄜州(治今陕西富县)李孝昌同誓讨贼,唐僖宗以他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度事。黄巢被平定后,李思恭拜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 [11-12]“夏”的国号即来源于此。 [119]

西夏建立后,又自称“邦泥定国” [2]或“白高大夏国”、西朝 [3]。西夏史专家吴天墀认为,邦泥定国很可能是汉字“白上国”的西夏文音译。 [13-14]西夏统治者将他们的国家称为“白上国”,有文献记载,也有文物证据。“白上国”就是“尚白之国”的意思,西夏统治者用尚白作为其政权的标志,是承袭和利用了广泛流行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以便树立起“西朝”的形象,与北朝辽、南朝宋鼎足而立。 [110]同时亦有“河西”之称 [15],是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 [7]

历史

播报

编辑

主词条:西夏学

割据五州

党项衣装(3张)

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16]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唐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 [17]《旧唐书》载:“党项羌……汉西羌之别种也。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tàn)昌、邓至后,党项始强。” [18]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吐蕃。唐高宗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唐朝安置于松州(今四川松潘) [16]。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唐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遭到吐蕃军队进攻,向唐玄宗求救,被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市)。

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李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 [19],封“夏国公”。 [119]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唐末,党项拓跋氏崛起,并达到极盛阶段,名兼四镇(定难、保大、静难、宁塞),实领定难、保大二镇之夏、绥、银、宥、鄜五州之地。乾宁二年(895年),拓跋思恭卒,其弟思谏继为定难军节度使。 [120]五月,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联兵攻入长安,昭宗以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东面招讨使。在这次战斗中,定难、保大两军仍然采取观望不进的方针,保存了实力。

定难军割据形势

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 [20]唐朝灭亡前夕,夏州节度使李思谏依附于梁王朱全忠,朱全忠建立后梁政权,曾授夏州节度使李思谏为“检校太尉、兼侍中”成为梁太祖的使相之一。梁开平二年(908年),思谏病卒,三军推李彝昌为留后,不久后梁即以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