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逼降荆南四郡;周瑜夺取荆州重要战略要地南郡 [10] [42]。
夷陵之战
刘备大将关羽北攻樊,吕蒙上疏孙权说:“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吕蒙遂假称病重,孙权也明令召吕蒙回建业治病。关羽信以为真,把留在江陵、公安的军队调出一部分赴襄阳。孙权得到消息,即令吕蒙进兵。吕蒙到寻阳(今江西九江)把精兵埋伏在船仓里,伪装商人船只,昼夜兼行,遂到南郡。士仁、麋芳不战而降。关羽战士家属,尽在江陵,吕蒙都好生款待,问所不足,疾病给医药,饥寒赐衣粮。关羽听得江陵被孙权偷袭,从前线撤回。将士听到家中平安,生活很好,都不愿跟关羽打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关羽败走麦城,至漳乡(今湖北荆门西),被孙权军队擒获,杀死,孙权取得荆州。 [47]孙权占领荆州六郡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限制了蜀汉出峡发展。
三国鼎立
刘备 [56]
黄初元年 [64](220年)正月,曹操死,同年十月,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史称“曹魏”。因为汉朝灭亡,三国时代也就从此正式开始。
章武元年 [65](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于成都称帝为大汉皇帝,国号“汉”,建元章武,史称“蜀汉”。 [46]汉置益州,自秦岭至于南中。有户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兵十万余。刘备为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在称帝后不久,就率数万大军东讨孙权。221年 [69],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蜀汉实力大损,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和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
孙权于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后又迁都建业,有扬、荆、交三州。有户五十二万余,人口二百三十万,吏三万余,兵二十三万。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蜀汉北伐
刘备病死后,刘禅继位为帝,诸葛亮辅佐刘禅,此时蜀汉国内处境十分困难:西南夷接连叛乱;益州郡豪强雍闿执太守,求附于吴;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响应雍闿,南中地区动乱扩大。225年,诸葛亮南征,此时孟获已代雍闿据南中。当年秋天,诸葛亮打败孟获,南中平定。诸葛亮把夷人渠帅移置成都为官,把南中青羌编为军队。
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曹魏。以后三年,诸葛亮又屡次北伐,都由于军粮不济,没有成功。234年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汉北伐停顿。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等人相继为相,因循守成。258年以后,宦官黄皓等人擅权,政治腐败。蜀汉大将姜维继续北伐,受到朝廷和宦官掣肘,致使屡次劳而无功。
司马氏趁时立功,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于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下进攻蜀汉,魏蜀两军发生拉锯战,钟会带领的魏军主力部队被姜维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领兵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假装投降,欲借钟会之手复兴汉室,然而最终计策失败,邓艾、钟会、姜维尽皆被杀,刘禅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蜀汉灭亡。
蜀汉传二帝,国祚共四十三年。
司马篡魏
魏帝曹芳在位时,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的权力之争。曹爽重用名士“台中三狗” [73]及李胜、毕轨等人,排斥司马懿。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司马懿本人又富于谋略,屡建军功。238年,他率军平定公孙渊之叛,使辽东重新归入魏版图。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又乘曹爽奉曹芳出洛阳城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政变,处死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大权,史称高平陵事变。后来,司马懿及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镇压了起自淮南的王凌、毋丘俭、诸葛诞等人军事叛乱和其他曹氏忠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对曹魏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