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长风才出朝堂,元峻一提着衣袖冲到殿中:
“陛下,元家德行有亏,小女不配嫁给太子殿下。”
“你倒有知道。”
“是。”元峻一伏首,“殿下和小女不曾完婚,说明上天不想小女嫁给殿下,请陛下另择良家女。”
“廉聿为,你说呢?”
元家德行是有亏,但元太尉手握三分之一的兵权,长子又在阳戟坐镇,太子娶元家女为妃,益大于弊。
“回陛下,老臣以为元太尉所言差矣。
一来,元废妃犯错,是受陈家蛊惑,此罪在陈家,不在元家。
二来,元家长女元梦熙名声极好,大兴城无论老幼、妇孺,谈及元大姑娘,无一不是交口称赞。
如此德行兼备之女,被册立为太子妃,是四海皆盼的大好事。”
皇帝颔首:
“廉爱卿的话在理,但元废妃勾结陈家,意图谋反也是事实,朕不罚元家,是朕法外开恩。
老三娶元家女为正妃,朕可以答应,但,元家毕竟德行有失,所以朕决议让太子多纳几个女子。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意见,那你们觉得朕该让太子纳谁?”
朝臣闻言,心思纷纷开始活络。
皇帝摆明了要让太子继位,一旦太子成了皇帝,太子的女人就是后宫娘娘。
宗正率先到人前:“陛下,臣有一女,刚满十六,臣愿意把此女献给太子,叫她做个太子良娣。”
“好!”
皇帝一应,郎中令奔到殿中:“陛下,臣也有一女,今年二十二,臣愿意献上此女,叫她做个太子良媛。”
“好!”
皇帝爽快应下,于是乎,卫尉、太仆、少府、典客纷纷上殿,为女儿自荐枕席,皇帝无不应下。
奉常急了,只恨家里没有未嫁之女,但他恨着恨着,脑子一转,计上心头。
“陛下,臣有一女举荐。”
“是谁?”
“北魏第一美人,竹湘妃。
她对太子殿下一见倾心,陛下不如下旨赐婚,既全了美人的钦慕,又能让西汉和北魏的情谊更上一层楼。”
“倒是桩良缘!”
皇帝龙颜大悦。
“竹湘妃貌美如花,又是北魏世家女,西汉不能亏待了她。
这样,你即刻到鸿胪寺,代朕问竹湘妃一句,她是否愿意嫁给太子为侧妃?”
“是。”
到了这会儿,朝上的臣子几乎各个欢心,皇帝带着笑问廉聿为:“廉爱卿,太子的婚事朕这般处置,你还满意吗?”
“陛下圣明。”
“看来是满意了,你既然满意了,是不是也该叫朕满意一回呢?”
“老臣不敢,不知陛下想让老臣做什么?”
“按制,侧妃可立二人,宁溶月诛杀逆臣有功,朕赐她做个太子侧妃,想必廉爱卿不会反对吧?”
廉聿为很想反对,但天子给足他面子,不仅答应立元嫁女为太子正妃,还替太子纳了许多美人。
天子偏宠太子却还肯听他劝诫,他怎么能恃宠而骄?
“回陛下,老臣不敢反对。”
“好,太子婚事就此议定!”皇帝一锤定音,“太常署,钦天监,太子大婚刻不容缓,你们速速筹办!
“臣等遵旨。”
皇帝和群臣议定秦长风婚事的时候,他揽着溶月已经出了宫门。
这时,天空飘起细雨。
奴婢们慌忙撑开雨伞,要替主子遮雨,秦长风大手一伸,一边接过雨伞,一手搂住溶月的柳腰:
“顽顽想不想四处逛逛?”
“殿下,这会儿下雨了。”
“下雨多好,路上没人,正是清净。”
溶月稍稍犹豫,便笑着问:“殿下想去哪里逛?”
“翡华山。”
说罢,秦长风扶着她的腰,跃上一匹骏马,顺着长南道,直奔平昌门。
马儿走得极快,微凉的秋雨像是一把把凛冽的寒刀割上她的脸,她正觉得难受,秦长风大袖一挥,把她裹进鹤氅。
“鹤氅里挂了个荷包,你把它摸出来。”
“哦。”
溶月乖乖探出手,她摸了许久,没摸到荷包,反倒摸得搂着她的人气息微乱。
“宁顽顽,你是不是故意的?!”
“才没有,殿下休要冤枉人。”
“孤生得英俊潇洒,顽顽便是故意,也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