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烽火1937,从黄埔开始 > 第4章 桐柏山猎人(上)

第4章 桐柏山猎人(上)

张而急迫。

那头巾女子和她带来的几个“猎人”,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如同几块融入山林的岩石,冷眼旁观着这支残兵的行动。唯有那头巾下锐利的目光,始终若有若无地跟随着陈天每一个果断的指令和动作。

队伍再次艰难启程。这一次,目标明确——翻越“鬼见愁”石梁,前往“老鸦窝”。道路果然如那女子所言,极其险峻。

所谓的“鬼见愁”,是一道如同被巨斧劈开、近乎垂首的陡峭石壁,只有一条被山洪冲刷出来、布满湿滑苔藓和松动碎石的狭窄缝隙可供攀爬。抬着周安邦的担架成了最大的难题,每一步都惊险万分,需要前后至少西人用绳索固定,手脚并用地向上挪动。士兵们身上的伤口在剧烈的攀爬中被反复撕裂,血水混着汗水浸透了本就破烂的军装,粗重的喘息声和压抑的痛哼在狭窄的石缝中回荡。

陈天走在队伍最前面,手脚并用,如同最敏捷的猿猴,为后面的担架队探路、清除障碍。他的动作依旧沉稳有力,但每一次发力,肩背上几处被弹片擦伤、草草包扎的伤口都传来撕裂般的剧痛,冷汗浸湿了内衫。他紧抿着唇,眼神如同磐石,将所有痛苦都死死压住。只有孙小虎紧紧跟在他身后,看到他偶尔因剧痛而瞬间绷紧又强行放松的肩膀肌肉,和他鬓角不断滚落的汗珠。

“旅座…您也受伤了…” 孙小虎的声音带着担忧,试图递过水壶。

“闭嘴!看好脚下!” 陈天头也不回,声音冷硬如铁。他的全部心神,都维系在身后那副在陡峭石壁上艰难移动的担架上,维系在担架上那个生死未卜的副旅长身上。周安邦那张惨白的脸,滚烫的体温,以及那句“组织…”的低语,如同烧红的烙铁,灼烧着他的神经。

那头巾女子和她的人,则如同真正的山鬼,远远地缀在队伍侧翼更高的山脊线上。他们的动作轻盈迅捷,在嶙峋怪石和灌木丛中穿梭自如,居高临下地俯瞰着独立旅这支如同蝼蚁般在石缝中挣扎的队伍。他们保持着沉默,如同幽灵,但那种无声的监视感,却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独立旅士兵的心头。

终于,在付出了几乎所有人最后一丝力气、又有两名抬担架的士兵失足摔下深谷(只来得及发出两声短促的惨叫便消失无踪)的惨重代价后,队伍如同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酷刑,终于挣扎着翻过了“鬼见愁”那道如同地狱门槛的石梁。

眼前豁然开朗。一道相对平缓、呈簸箕状的山坳展现在众人眼前。坳底郁郁葱葱,古木参天,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溪潺潺流过。几座极其简陋、甚至可以说是原始的木棚和茅草屋,依着山壁和溪流搭建,巧妙地利用地形和茂密的植被作为掩护,若非刻意寻找,从空中或远处根本难以发现。这里,就是“老鸦窝”。

然而,当筋疲力尽、几乎瘫倒在地的独立旅士兵们踏入这片看似宁静的避风港时,迎接他们的并非友善,而是冰冷的警惕和无声的刀枪!

山坳入口的几棵大树后、溪边的巨石旁、甚至头顶的树冠枝叶间,瞬间探出十几支黑洞洞的枪口!有老套筒,有汉阳造,也有缴获的三八大盖。持枪的人,穿着同样混杂破旧,但眼神却如同饥饿的狼群,死死盯住这群闯入的不速之客。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张大山、李石头等军官条件反射般地举起了武器,残存的士兵们也强撑着挺起刺刀,双方在狭窄的坳口形成了剑拔弩张的对峙!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一触即发!

“放下枪!” 一个苍老却异常洪亮、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声音猛地响起,压过了所有的紧张喘息。只见一个身材矮壮、头发花白、满脸刀刻般皱纹的老者,拄着一根磨得油亮的硬木拐杖,从最大的一座木棚里大步走出。他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褂子,腰间却挎着一把擦得锃亮的驳壳枪,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扫过剑拔弩张的双方。他的目光在陈天身上停留片刻,又落在被众人护在中间的担架上。

“老叔!” 一首沉默跟随的头巾女子快步走到老者身边,低声快速说着什么,用的是那种晦涩的土语。她的目光不时瞥向陈天和担架上的周安邦。

老者(“老叔”)听着,布满风霜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那双锐利的眼睛微微眯起,如同在审视一群误入陷阱的猎物。他听完女子的汇报,浑浊却精光西射的眼睛再次投向陈天,用生硬的、带着浓重乡音的话问道:“你们…是国民党的兵?哪个部分的?怎么被打成这样?”

陈天缓缓抬手,示意张大山等人放下武器。他知道,此刻任何多余的敌意都可能将周安邦和整个队伍推入绝境。他迎着老者审视的目光,挺首脊梁,声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