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陈天的确切行踪!我要新编旅从内部烂掉!”
蒋介石案头关于新编旅的报告同样堆积如山。李宗仁的“请功捷报”措辞激昂,将新编旅的每一次行动都上升到“牵制日军兵力”、“破坏敌后勤”、“鼓舞全国抗战士气”的战略高度,并附上了一些缴获的日军文件和“江北民众箪食壶浆”的(部分真实部分渲染的)描述。何应钦的“紧急报告”则字字泣血,痛陈陈天部“己成割据之势”、“思想赤化危险”、“破坏军令统一”,并附上了一些关于新编旅“强征”(实为有借有还)、“袭扰地方”(多为打击汉奸)的“控诉”。′墈?书·屋_ ·哽*欣^醉-全¨
陈诚站在一旁,分析道:“校长,新编旅在敌后的活动,客观上确实给日军造成了相当的麻烦,尤其对即将开始的武汉会战,分散了日军部分兵力和注意力。李长官所言,其战略价值,并非虚言。然何部长所虑,其自成体系、思想难控,亦非空穴来风。尤其军统密查,其部确有宣讲组织,内容虽未越界,然其组织方式…值得警惕。”
蒋介石闭目沉思片刻。武汉会战,关乎国运。他需要一切能用的力量去消耗日军。陈天部在敌后的袭扰,是免费的、有效的“偏师”。但何应钦的担忧也戳中了他的心病——忠诚与控制。他缓缓睁开眼:“晓谕军政部,对前线艰苦卓绝之敌后游击部队,补充当尽力优先,勿使忠勇之士因匮乏而折损锐气。第五战区所请,酌情增拨部分药品、弹药配额。” 这是一次微妙的倾斜,是对李宗仁“敌后抗战典范”论调的有限认可,也是对何应钦“断粮”策略的敲打。但同时,他看向陈诚:“密电李宗仁,新编旅之功,中枢嘉许。然敌后作战,首重隐蔽精干,尤需谨防赤化渗透。该部思想动态,战区须密切关注,严加整饬,确保思想纯正,忠于党国。若有异动,当立断处置,毋遗后患!” 这又是对何应钦“思想不纯”论调的背书,将监督和处置权,巧妙地压在了李宗仁肩上。平衡,永远是蒋氏权术的核心。
收到蒋介石的密电和“增拨部分补给”的消息,李宗仁与白崇禧相视一笑。
“委座还是看重实际战果的。”白崇禧道。
“但也给咱们戴上了紧箍咒。”李宗仁笑容微敛,“‘严加整饬’,‘毋遗后患’,这话分量不轻。何敬之那边,肯定也得到了默许。”
“无妨!”李宗仁眼中精光一闪,“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委座既然承认了陈天的价值,又给了我们监督权,那我们就更要‘用好’这把刀!立刻以战区名义,给陈天转拨那点可怜的‘增补’,同时再发密电!”
他再次提笔:
陈旅长勋鉴:
敌后捷报频传,殊堪嘉慰!中枢己明察秋毫,肯定吾兄之功勋战略价值,并令军政部酌情增补(物资不日将设法转送)。此乃吾兄及全体将士浴血奋战之结果!
然,渝中暗流未息,嫉恨尤甚。上峰亦有关切,嘱整肃思想,确保纯正。兄当深体此意,于敌后作战之余,更需严束部属,言行务必谨慎,一切以抗日救国为最高准则,切勿授人口实。宣讲内容,当紧扣驱逐日寇、保家卫国,勿涉他端。
当前武汉会战在即,敌后袭扰牵制至关紧要!望兄再接再厉,多创佳绩!以更辉煌之战功,铸就金身!则宵小自退,大局可安!所需情报支持,战区必倾力相助!切盼!
李宗仁 手启
这封电报,是鼓舞,是提醒,更是加压!它告诉陈天:你的价值被最高层部分认可了,补给(虽然杯水车薪)会有点,但你的“思想问题”也被盯上了!必须更加小心谨慎,用更大的、无可辩驳的抗日战功,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堵死何应钦的嘴!李宗仁将“严加整饬”的压力,巧妙地转化为对陈天“多创佳绩”的鞭策。
新编旅在敌后的活跃,甚至引起了当时在重庆的外国记者和军事观察员的注意。特别是苏联的军事顾问团,他们对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僵化和腐败颇有微词,却对敌后战场上出现的这支装备低劣却战果不俗的“杂牌”部队产生了浓厚兴趣。
一次非正式的沙龙聚会上,一位《泰晤士报》的记者饶有兴致地向陪同的国府官员打听:“上校先生,我最近听到很多关于一支叫‘新编旅’的部队在敌后活动的传闻,据说他们像幽灵一样打击日本人,这是真的吗?他们属于哪个系统?”
官员脸色微变,含糊其辞:“哦,那是一些地方游击武装,成分复杂…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一些袭扰…”
旁边一位苏联武官却用生硬的中文插话:“陈天?我听说过这个名字。台儿庄的英雄。他的战术,很灵活,像…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