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烽火1937,从黄埔开始 > 第17章 短暂休整(下)

第17章 短暂休整(下)

重建的阵痛:

人员补充的命令很快下来了。/零~点!看¨书^ *芜,错\内′容?旅部优先给三营补充了三百名新兵。这些新兵大多来自江浙农村,面黄肌瘦,眼神惶恐,穿着不合身的军装,拿着老旧的汉阳造甚至套筒枪,动作僵硬笨拙。他们站在祠堂前的空地上,与三营那些浑身硝烟、眼神沉凝、带着或轻或重伤痕的老兵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股无形的隔阂弥漫在空气中。

“营长…这…这怎么带?”新任命的七连连长赵汉生看着眼前这群懵懂的新兵蛋子,眉头拧成了疙瘩。让他带兵打仗没问题,但让他从头训练这些连枪都端不稳的娃娃,比让他冲锋陷阵还头疼。

“练!”陈天只有一个字,语气斩钉截铁,“没有天生的兵!浏河活下来的,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汉生,柱子,小虎,你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把你们活命的经验,教给他们!不是练花架子,是练怎么在战场上活下来!练怎么杀鬼子!”

训练场再次喧嚣起来。但这一次,不再是浏河岸边那仓促的挖掘,而是系统而残酷的淬炼。

赵汉生负责最基础的战术动作和战场生存训练。他不再沉默寡言,而是用沙哑的嗓子,一遍遍嘶吼着要点:“贴墙根!听响动!枪口低!手要稳!”“匍匐!压低身子!屁股撅那么高找死吗?”“看到弹坑没?那是保命坑!炮弹来了往里跳!”他将自己在罗店、浏河用命换来的经验,掰开了揉碎了灌输给新兵。他亲自示范,动作或许不如陈天矫健,但那份沉稳和狠辣,让新兵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浑浊的眼睛扫过,新兵们不由自主地挺首腰板。

王铁柱的右臂被吊着,无法亲自示范,但他成了最严苛的“监工”。他像一头焦躁的独狼,在训练场边逡巡。看到新兵动作拖沓,眼神涣散,他立刻冲上去,用仅剩的左手狠狠拍在对方钢盔上,或者一脚踹在撅起的屁股上,吼声如雷:“快!再快!战场上慢一秒就是死!”“瞄准!你他娘的瞄哪儿呢?鬼子在你眼前晃悠吗?!”他的凶悍和那条空荡荡的袖管,就是最好的威慑。·5′2\0?k_s-w?._c!o.m^新兵们在他面前噤若寒蝉,拼了命地练习。王铁柱看着这群新兵,眼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仿佛要把自己无法再上阵杀敌的力量,强行灌注到他们身上。

孙小虎作为班长,也开始学着带新兵。他不再躲在赵汉生身后,而是努力板着脸,模仿着老兵的样子,纠正着班里新兵的动作。他话不多,但每次示范都极其认真,尤其是匍匐跃进和依托掩体射击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精准和效率。他脸上那道疤痕,让他稚气未脱的脸庞增添了几分冷硬,无形中也让新兵们多了几分信服。他在训练间隙,会默默地帮新兵检查枪支,或者分享一点自己从恐惧到麻木的心路历程,虽然笨拙,却真诚。

钱有福的腿伤好得慢,但他也没闲着。他充分发挥了“后勤副官”的“特长”和市井智慧。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穿梭在镇上的商铺、民宅和师部后勤处之间,用尽各种办法——软磨硬泡、拉关系、甚至用战场上缴获的少量日军小玩意儿交换——为营里搞来了额外的粮食、咸肉、蔬菜,甚至弄到了几瓶珍贵的云南白药和磺胺粉(当然,优先供应王铁柱和重伤员)。他还不知从哪里淘换来一批相对结实耐磨的布鞋,替换下新兵们脚上破烂的草鞋。“打仗也得吃饱穿暖!”他振振有词。他的“神通广大”,让士兵们(尤其是饿过肚子的新兵)对他刮目相看,连赵汉生都难得地对他点了点头。

周安邦则成了营里最忙碌的文官。他不仅要整理浏河血战的详细战报(包括阵亡将士名录、战斗过程、经验总结),还要登记新兵信息,管理营部文书档案,协助钱有福清点物资。¢萝`拉¢小?税¨ *罪¨薪.彰*截?耕^歆?快+他那间小小的、堆满纸张和书籍的“书记官办公室”,成了营部最整洁的地方。他记录得异常详细,每一个阵亡士兵的姓名、籍贯、牺牲地点和大致原因,都力求准确。他甚至还开始整理一份“战场生存手册”草稿,将赵汉生、陈天等人的经验用文字系统化。他的眼镜片后面,闪烁着一种知识分子的执着和责任感。

暗流与契机:

休整并非风平浪静。旅长王敬久亲自来到朱家角视察三营。

在营部简陋的房间里,王敬久仔细听取了陈天关于浏河阻击战和当前整训情况的汇报。看着陈天沉稳干练的举止,听着他条理清晰、切中要害的分析(包括对日军战术特点的总结和对己方不足的反思),王敬久眼中赞赏之色越来越浓。

“陈营长,浏河一战,你打出了我八十七师的威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