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
一连的训练并未因李德明的警告而停止,反而更加专注和高效。他们在常规的队列、射击(固定靶)练习中一丝不苟,确保“表面功夫”过得去。而在陈天的安排下,那些被李德明视为“歪门邪道”的掩体射击、小组障碍穿越、战场运动等科目,则被巧妙地融入到了体能训练和班排对抗演练中,做得更加隐蔽,也更加贴近实战要求。士兵们憋着一股劲,要在考核场上证明自己,证明连长的路是对的!
考核日,终于到来。
地点选在营区外一片更大的综合训练场。二六一旅旅长王敬久少将亲自坐镇,团长、营长及各营连主官悉数到场观摩。场地划分明确:队列区、射击靶场、刺刀训练场、体能测试区(长跑、障碍)。气氛庄重而紧张。
李德明穿着崭新的校官服,腰板挺首,脸上带着矜持的自信,目光时不时瞟向陈天和他的一连,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等着看好戏的意味。他特意安排一连最后一个上场,就是要看看陈天在旅长面前,还敢不敢玩那些“花活”。
轮到一连上场。
队列行进。一连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动作划一,精神饱满,虽然不像某些连队那样刻意追求“踢正步”的夸张,但自有一股沉稳干练的气势。旅长王敬久微微颔首。
固定靶射击。成绩中上,不算特别拔尖,但也在合格线以上。李德明嘴角撇了撇,似乎觉得不过如此。
刺刀突刺。动作迅猛有力,吼声震天,杀气腾腾。连王敬久都多看了几眼,觉得这个连的拼劲很足。
体能测试,长跑。一连士兵像出闸的猛虎,整体速度极快,耐力惊人,轻松拿下第一。这结果让不少军官侧目。李德明脸色有些不好看,嘀咕道:“跑得快有什么用?打仗又不是赛跑!”
最后一项,综合障碍。这是考核的压轴戏,模拟战场环境,设置了矮墙、深壕、铁丝网(低)、独木桥等障碍物,要求全副武装快速通过。按照惯例,士兵们只需要按顺序快速通过即可,比拼的是速度和勇气。
轮到一连了。李德明抱着胳膊,冷眼旁观。其他军官也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想看看这个“名声在外”的连队,会不会搞点特殊。
然而,一连士兵在起点线列队时,就显出了不同。他们并非一窝蜂地准备冲刺,而是迅速分成了若干个三人小组!
“开始!”发令枪响。
一连的士兵动了!但不是个人冲刺,而是以小组为单位!
第一组,王铁柱打头,他像一头蛮牛,低吼着率先翻越矮墙,落地后迅速半蹲据枪(空枪),警戒前方。几乎同时,第二名士兵紧跟着翻过,落地后立刻向侧翼移动警戒。第三名士兵最后翻过,三人瞬间形成一个小的警戒三角。动作流畅,配合默契,翻墙过程几乎没有停顿!
紧接着是深壕。第一名士兵毫不犹豫跳下,落地后立刻半蹲举枪向上警戒壕沿。第二名士兵跳下后,迅速移动到他侧翼。第三名士兵跳下后,三人并未立刻攀爬,而是由第一名士兵快速观察两侧,确认安全后,才由第二名士兵半蹲搭人梯,第一名士兵踩肩快速攀上壕沿,立刻警戒!随后拉上第二名,最后拉上第三名。整个过程迅速、安全,没有一丝慌乱!
过铁丝网时,三人更是分工明确:一人警戒两侧,一人快速匍匐通过(动作极其标准低姿),一人在后方递送装备并随时准备支援。通过后,立刻恢复小组队形。
过独木桥时,也采取了交替掩护快速通过的战术。
一连的小组,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在障碍场上高效运转。他们不是一味求快,而是将速度、安全、警戒完美结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他们穿越障碍的速度,甚至比前面那些只顾闷头猛冲的连队更快!而且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无谓的碰撞和混乱,展现出一种令人心悸的专业素养!
观礼台上,一片寂静。所有军官,包括旅长王敬久,都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障碍通过方式!这哪里是简单的体能测试?这分明是教科书般的战场班组战术演练!
王敬久猛地站起身,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场中那个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不时低声下达简短指令的年轻上尉——陈天。他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浓厚的兴趣!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一眼就看出了这种战术的巨大价值!这绝不是花架子,这是真正能在战场上救命的真本事!这个陈天,不简单!
李德明的脸色,则瞬间变得铁青!他本想看陈天的笑话,没想到对方却用这种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震撼人心的方式,狠狠地打了他的脸!看着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