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拥有超强身体素质的王飞来说,这些问题并非无法逾越的障碍。
他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足以承受这种重型武器带来的巨大压力。
然而,要在 1938 年的中国战场上找到一挺合适的大口径机枪,却绝非易事。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武器装备的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口径机枪作为一种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更是供不应求。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各种武器的供应都十分紧张。
不仅如此,由于战争的破坏和交通的不便,即使有大口径机枪的存在,也很难将其运输到需要的地方。这就使得王飞想要获得一挺合适的大口径机枪变得异常困难。
在中国战场上比较常见的,日军装备的92式重机枪不属于大口径机枪,其口径为7.7毫米,而大口径机枪通常指的是口径在12.7毫米及以上的机枪。
92式重机枪使用的虽然是比6.5×50 毫米有坂步枪弹口径更高的7.7毫米×58毫米枪弹,枪口子弹初速732米/秒,弹头重量约为12.96克,枪口动能约为3400焦耳。
略大于38式步枪约为2600焦耳的枪口动能,对装甲目标和土木工事的穿甲能力差不多。
92式重机枪有效射程800米,表尺射击距离为2700米,最大射程4500米。
可以在200米的距离上穿甲弹可以击穿12毫米钢板,在5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8毫米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