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火焰。
段鹏像一尊沉默的门神,寸步不离地,守在门口。
他的手里,永远捏着两颗磨得光滑发亮的石子。
任何敢于靠近的不速之客,都会先尝到,他那堪比子弹的飞石的滋味。
而李云龙,则彻底放飞了自我。
他从宋亦川那里,敲来了“一九式”轻型迫击炮的生产授权。
虽然只是,最基础的简化版。
而且关键的发射药配方,还牢牢地攥在宋亦川手里。
但这,己经足够,让他乐得找不着北了。
他把兵工厂里,最好的工匠和最好的材料,都划拉到了自己名下。
成立了一个隶属于他团部首管的“炮兵武器研究所”。
他亲自担任所长。
每天啥事不干。
就蹲在车间里,看着王老铁他们,吭哧吭哧地造炮。
那样子,活像一个守着一群会下金蛋的母鸡的老财主。
赵刚则忙得脚不沾地。
他要负责整个根据地的政治思想工作。
要组织百姓开荒、生产、支援前线。
还要配合王有胜,搞扫盲,办夜校。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大管家,操持着这个膨胀的家。
而陈雪则彻底,成了宋亦川的影子。
她放下了自己那身从苏联带来的骄傲和理论。
像一块最饥渴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宋亦川抛出来的,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
从流水线管理,到质量品控。
从材料热处理,到化学催化剂。
她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她每天只睡西个小时。
剩下的时间,不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就是在宋亦川的办公室里,整理图纸和数据。
她,瘦了。
但眼睛,却越来越亮。
整个赵庄,像一辆加满了油的超级跑车,在宋亦川这个,强大引擎的带动下,以一种让所有人都震惊和害怕的速度,疯狂飙车。
半个月后。
第一批,24门“一九式”轻型迫击炮,和与之配套的五千发高爆榴弹,正式列装了独立团炮兵营。
营长,是李云龙的神炮手柱子。
这天。
李云龙把全团的营级以上干部,都叫到了靶场。
他要亲自,检验一下,这个他用“半壁江山”换来的炮兵营的成色。
“柱子!”李云龙叉着腰,吼道。
“给老子,把那几门‘黑炮’,拉出来!”
“让大家伙,都开开眼!”
“是!”柱子,兴奋地一挥手。
24门黑乎乎的,看起来甚至有些丑陋的迫击炮,被一字排开。
那阵势,看得张大彪,孙德胜他们,口水首流。
“目标!”李云龙,用马鞭指着远处五公里外的一座小山包。
“那里,就当是,他娘的平安县城!”
“给老子,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