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东西一模一样,靠的不是手感。”
“靠的是它。”
他将卡尺展示给众人。
“这叫规矩,也叫标准。”
“以后,你们铸造的每一个零件,都要用它来检验。”
“只要能通过检验的,就是合格的。通不过的,就是废品,必须回炉重造!”
王老铁半信半疑地接过那个卡尺,翻来覆去地看。
他想不通,这个冰冷的铁疙瘩,怎么能比得上他几十年的经验和手感。
生产,就在这种半信半疑的气氛中,开始了。
整个后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一座座土法炼铁炉被搭建起来,熊熊的炉火,昼夜不息。
敲打声、铸造声、机器的嗡鸣声,汇成了一首狂野的交响乐。
宋亦川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穿梭在各个工序之间。
他亲自教铁匠们如何控制炉温,如何看铁水的颜色。
他手把手地教木匠们,如何用他画的图纸,做出最精确的砂型模具。
他甚至还弄了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教那几个读书人怎么提纯硫磺,怎么制作更稳定的硝化棉。
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别扭。
但慢慢的,他们发现,按照宋亦川说的方法,效率,竟然真的大大提高了!
以前一个铁匠,一天撑死能打出七八个手榴弹外壳。
现在流水线作业,光是铸造外壳这道工序,一个组一天就能倒出上百个!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天下午,王老铁的徒弟,兴冲冲地用推车拉来了一百多个刚刚冷却的“铁菠萝”外壳。
“宋先生!您看!这是我们今天上午的成果!”
宋亦川点了点头,拿起那个被他称作“标准卡规”的工具,开始抽检。
“这个,壁厚不均匀,不行。”
“这个,有砂眼,不行。”
“这个,尺寸不对,卡不进去,不行。”
他一连检查了十几个,竟然有一大半,都被他扔到了一旁的废品堆里。
正在不远处指导化铁的王老铁,看到这一幕,脸都黑了。
他快步走过来,一把从宋亦川手里抢过一个被判为“不行”的外壳。
他翻来覆去地看,又用手掂了掂。
“宋先生!这有什么不行?”
“这壳子,光溜溜的,分量也足,我老王干了西十年铁匠,敢拿人头担保,这绝对是好东西!”
宋亦川平静地看着他。
“王师傅,你的手艺,我佩服。”
“但我们打仗,不能靠感觉。”
“我说它不行,是因为它通不过标准的检验。”
“标准?”王老铁的火气上来了,指着宋亦川手里的卡规。
“就凭这个铁片片?它比我西十年的手艺还准?”
“我告诉你,年轻人,别太相信这些死物!我们手艺人的本事,都在这双手里!”
两人的争吵,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李云龙的大嗓门,也在这时候响了起来。
“吵什么吵!他娘的,还想不想干了!”
李云龙黑着脸,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王老铁的徒弟,赶紧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李云龙听完,看了一眼废品堆里那些外壳,又看了看满脸怒气的王老铁。
他二话不说,从地上捡起一块被判为不合格的手榴弹外壳。
“王老铁,你觉得这是好东西?”
“当然是!”王老铁梗着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