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的,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温氏说着,把那包黄精递了过去。
老大夫接过来,看了看,又闻了闻,眼睛一亮。
“黄精!品相还这么好!你这运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好啊!”
他抬头看着温氏,半开玩笑地说道:“我说娘子,你们家莫不是也有懂医理的人?怎么回回都能掏着好东西?”
温氏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只能笑了笑。
“大夫,那这东西……值钱吗?”
“值钱,当然值钱!”老大夫捻着胡子,“这黄精炮制好了,可是上好的药材。你这些,我给你算算……嗯,我给你三百文,怎么样?”
温氏有些遗憾,有了上次人参带来的震撼,这个黄精就显得平平无奇了,不过想想也是,人参又不是地上的野草,还真能每次都让她给碰见?
三百文也不少了,至少比那一大堆木耳草菇值钱!
“卖!卖!”她连忙点头。
老大夫爽快地数了三百文钱给她,又递给团团一颗糖。
“小丫头,又见面了。”
团团甜甜地叫了声“大夫爷爷”,接过糖,剥开就塞进了嘴里。
离了药铺,温氏带着团团先是去了卖种子农具的地方,讨价还价了一番,将现在必须要用的给买上了。
接下来,还得买锅碗瓢盆,米面粮油……
又看到团团身上灰扑扑满是补丁的衣裳。
便又去了布庄。
挑了半天,最后咬咬牙,选了一块天蓝色的棉布,结实又耐穿,足够给两个孩子一人做一套里外衣裳。
又买了些针头线脑,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回村的路上,因为东西太多了,便搭了村里出来的牛车,温氏坐在牛车上,心里盘算着。
刚才那些东西,花去了二两四钱,这还是她算了又算紧着必需品买的。
手里还剩下一两多银子和这几百文钱。
看来,这后山,还得接着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温氏一家的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
谷大山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把那几亩地伺候得妥妥帖帖。
温氏则带着两个女儿,成了后山的常客。
在团团“好运加持”的帮助下,她们总能满载而归。
不是挖到一丛草药,就是捡到一野鸡野兔。
野味,她们就请张猎户帮忙处理。
草药,她们就自己拿去镇上的济安堂。
一来二去,跟那位山羊胡老大夫也混熟了。
家里的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
温氏的钱袋子里,已经攒下了三、四两碎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