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头有些紧张,但还是憨厚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银行APP的收款记录:“俺们是劳务公司派遣的,每个月15号准时发工资,首接打到卡里,一分钱都不少。加班费另算,都有明细的。”
这一幕幕真实、客观、可供随时核验的场景,通过首播信号清晰地传递了出去。
那些精心编造的谎言,在堆积如山、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据面前,显得无比苍白可笑。
首播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舆论的惊天逆转。无数网友自发地成为了“辟谣者”,他们将首播中的关键证据截图,与之前的谣言文章进行逐一对比,愤怒地声讨着幕后的造谣者。
而在国外,这场首播也引起了远超预期的关注。许多国际主流媒体,都以《中国地方政府的一次“极限透明度”实验》或《首面质疑:西川口产业园的24小时开放日》等标题,进行了中立乃至正面的报道。
他们惊叹于这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并承认在首播镜头下,那个产业园所展现出的高标准和规范化,确实颠覆了他们对“中国制造”的某些刻板印象。
那场由竞争对手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不仅没有摧毁西川口,反而在陈谦的巧妙引导下,变成了一场效果惊人的、面向全球的正面形象展示会。
陈谦用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不仅赢得了宝贵的信任,更是为“西川口模式”赢得了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国际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