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五零年代小夫妻 > 第七十二章伏特加里的技术密码

第七十二章伏特加里的技术密码

时间可不是白围着谢尔盖转的,酒没少灌,好话没少说,关键信息也套出来不少”。

他环视一周,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分享秘密的兴奋,“谢尔盖那家伙,嘴上吹嘘他们苏国地大物博,工人天天吃肉,黑面包美味无比……水分肯定有,但有一点是真的——他们靠着卖石油,外汇是真不缺。国内轻工业品,尤其是这种能提升生活舒适度的电器,缺口大得很,咱们东西只要好使,价格合适,不愁卖”。

为了佐证自己的话,高建国甚至绘声绘色地描述起自己如何用一小碟油炸花生米、一个喷香的驴肉火烧,配上两瓶地道的二锅头,就能让嗜酒又馋嘴的谢尔盖打开话匣子。“那老哥,几杯酒下肚,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估计琢磨着走的时候把我挖去苏国呢”,高建国得意地挑了挑眉。

因为他问的也不是什么机密,在谢尔盖眼里就是个向往苏国生活的华国工程师,还想着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把这小子拐到苏国去,恁对脾气,关键还很知进退。!1+3¨y?u?e*d*u_.`c+o¢m!

“我们苏国地大物博,石油储备世界第一,普通工人也可以天天吃肉,小高,你们华国做不到吧,黑面包有多美味你永远无法体会。”谢尔盖捏了一粒花生米放嘴里,高建国立刻把酒给他满上,谢尔盖就喜欢这个年轻人这点,嘴甜有眼力见。

这话当然吹牛成分多一点,不过这时候的苏国工人生活质量是不差,因国际油价的连年攀涨,苏国光出口石油就赚的钵满盆满,外汇多了,自然是人民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

听在高建国耳朵里就是不差钱,人还多,苏国内部其实很缺生活用品,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很高。

林棠听着,唇角微扬。高建国虽然性格跳脱,但这份钻营和打听消息的本事,确实无人能及。他家的背景复杂,路子野,总能弄到些紧俏东西,加上突击学的几句蹩脚俄语,愣是和谢尔盖建立了奇特的“酒肉友谊”。他带回来的信息,虽夹杂着谢尔盖个人的吹嘘,但苏俄国内对改善型生活电器的潜在巨大需求,应该是真实的。

吹风机的原理确实不复杂:一个小风扇驱动气流,通过一段通电发热的电热丝,吹出热风。风扇技术,机械厂经过洗衣机和农用机械的锤炼,早己驾轻就熟。真正的拦路虎,是那根看似简单,实则关乎效率、寿命和安全性的电热丝。

研究组迅速分工:林棠负责整体结构设计和优化;朱跃红和顾杰一头扎进实验室,反复试验不同材质、不同绕制方式的电热丝发热效率和耐用性;高建国则发挥他的“外交”特长,跑遍了京市的特种材料厂和研究所,软磨硬泡地定制符合要求的特种电阻丝原件;而动力组的周教授,则在全力改进电机,目标是稳定输出500瓦以上的功率,为电热丝提供强劲而稳定的“风源”。

---

六月下旬,京市正式步入盛夏。家属院里,赵秀娟在经历了一夜折腾后,平安生下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婴,取名徐安安。徐瑾和笑得合不拢嘴,儿女双全的喜悦冲淡了连日加班的疲惫。赵秀娟这次选择在更宽敞方便的家属院坐月子。

有了第一个孩子的经验,加上洗衣机的强力助攻,洗尿布不再是噩梦,徐瑾和又能抽空回来做饭,赵秀娟这个月子坐得比生军军时从容舒心许多。小安安似乎也格外体谅妈妈,除了饿了、尿了哼唧几声,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地睡着,省心得很。

这天中午,裴叙和徐瑾和都因公外出。林棠惦记着独自在家坐月子的赵秀娟和两个孩子,特意提早了些下班。她先去了趟厂食堂,买了些新鲜的手擀面,去托儿所接到糖包豆包,然后首奔赵秀娟家。

赵秀娟家的小厨房里,煤炉上的砂锅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浓郁的鸡汤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徐瑾和特意托人从乡下买的走地鸡,专门给产妇补身子的。

“林棠,你来了正好,我这炉子上煨着汤,正愁一个人弄不了饭呢。”赵秀娟靠在床头,气色不错,笑着招呼。军军正趴在妹妹的小床边,好奇地看着这个红扑扑的小肉团。

“交给我。”林棠利落地洗了手,将买来的面条下到翻滚的鸡汤里,又烫了几根碧绿的小青菜。很快,三大碗香气扑鼻、汤色金黄的鸡汤面就端上了桌。林棠又给军军糖包豆包单独盛了小半碗,面条剪得短短的。

把其中一碗面端到赵秀娟床边的凳子上,“趁热吃。”

两个大人加上三个孩子,围着这碗热腾腾的鸡汤面,吃得额头微微冒汗,格外满足。饭后,军军糖包豆包被林棠哄着洗了澡,很快就在客厅的小凉席上睡着了。

林棠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