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好小说网 > 位面行走:从掠夺敌人能力开始! > 第160章 善后治理

第160章 善后治理

被党项拓跋氏窃取数十年的宥州,终于回到了大唐……准确的说是回到了大唐定难军节度使,靖安郡王顾昊的手里。\c¢u?i~w_e·i^j+u!.^i`n~f?o~

不过灭掉拓跋氏容易,但把宥州治理好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定难军五州之地,银、绥二州以汉民为主,夏州汉、蕃参半,不过蕃民略多,占据了六成左右,宥州、胜州蕃民占据主导。

这其中的蕃民主要就是党项人。

五州之地,经过顾昊源源不断的移民,人口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汉民整体占据了西成左右,蕃民六成左右。

蕃民过多,在顾昊看来这个人口结构自然不是很健康。

夏州作为政治中心还好,因为驻扎了诸多士兵以及搬来的士兵家属,汉民数量己经快到五万了,然而汉民居住的区域主要还是夏州城附近,远离了州城的其他区域,依然是党项人等其他蕃民的天下。

虽然这些党项人目前对夏州比较恭顺,也开始缴纳赋税,进贡牛羊牲畜,但这只是因为定难军强横,可以稳稳压制住他们的的结果,若是那天定难军衰弱了,他们必然立即反叛。

唐朝党项人的叛乱简首就是如同家常便饭,就是因为中央朝廷的衰落,无法有效的掌控边疆区域。,微.趣~小`税_ ¨已^发*布_蕞*歆′璋/洁!

这都是顾昊需要考虑的事情。

其次,党项人两大巨头之一的拓跋氏被灭了,那么折家呢?

接下来该考虑如何压制折家,防止他们做大,成为另一个拓跋氏。

灭了拓跋氏第二天,韩遵就跑到宥州来拜见顾昊提建议,竟然和顾昊正在考虑的事情差不多:

“大帅,处理党项事务,慎之又慎,镇压党项人容易,治理党项人难!”

顾昊笑道:“韩将军有何看法?”

“大帅,我只会领兵打仗,至于治理地方狗屁不通,但我半辈子都在关内,对这边的情况没有几个比我更了解。”

“我朝多次派兵镇压党项动乱,每一次都大胜,但始终无法彻底根治,为何?”

“以末将来看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党项人多以游牧为主,逐水而居,牧民们对朝廷或者官府没多少畏惧,就算打服了他们,只会老实几年,过几年又会固态萌发,除非再打他们一次。”

“其次,藩镇大将,官员常对党项横征暴敛,甚至掠夺人口为奴。?萝,拉¨小¢税^ `无?错?内¢容_党项部落为自保,逐渐联合反抗,形成“叛而复降,降而复叛”的循环。”

顾昊点点头,韩遵提出来的意见他都明白。

说实话,党项人唐朝后期经常作乱有时候还真不是他们想作乱,也有一部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原因。

玄宗朝时期,安禄山也喜欢劫掠契丹人,擅自挑衅,逼反了契丹人就可以平定作为战功。

历史上不只有安禄山喜欢这么做,许多边将都想喜欢这样,明末李成梁不也是这样,拥贼自重,就算女真人老实,他都要逼女真人作乱,好率军平定以为军功。

不过这在顾昊这里没什么问题,一来他目前的地盘也才五个州,他完全管得过来,粗略估计,五个州加起来应该和后世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差不多,除了两个岛,就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这点面积他都管不过来,干脆滚回家去吃奶算了。

二来,他手下将领根本没什么桀骜不驯之辈,就算是桀骜不驯之辈,都被他压的老老实实的。

因此手下将领故意逼反党项人,平定叛乱以为战功的事件在他这里不存在。

因此在顾昊看来,治理党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游牧民族,这个他早就考虑过了,无非是拉拢主各部落上层,许以利益,慢慢分化,最终编户齐民。

这都是后面的事情了,他准备先拿绥、银两州的党项人试试水,因为这里两州的党项人农耕者居多,而且多会说汉化,不像是夏州党项,普通党项人几个会说汉化的。

因此绥州、银州的党项人很多习俗都快偏离党项人,靠近汉人了,相对容易编户齐民。

其实绥州党项人编户齐民己经是水到渠成了,顾昊最早就是在绥州立足,和绥州的党项人打了几场仗,大一点的党项部落早就被顾昊打散了。

韩遵离开之后,顾昊依然停留在宥州。

拓跋氏被灭后,但拓跋思恭族人没有全部被杀死,就说拓跋思恭的长孙拓跋彝昌顾昊特意没杀,还有几个族侄,族孙都和拓跋彝昌一起被软禁在宥州。

一个党项巨头被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