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借此机会加大宣传力度。
一位身着休闲装的女记者向高溧洋提出采访请求,他表示愿意配合。
高溧洋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创始人适当露面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他提到,很多知名企业家会请作家撰写自传或企业史来推广自己和品牌。
当被问及如何得知消息时,记者解释他们因在京中恰好得知此事,于是迅速赶来。
她补充说上级对此事非常重视,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将美丽化工的产品推向全国,这不仅对公司有利,也标志着南方省将诞生一家国内知名企业。
高溧洋推测可能是省级领导在京中开会时了解到相关情况。
得知 书记亲自关注后,他主动联系记者见面。
为庆祝高溧洋在国际竞标赛中夺冠,局长特意抽出时间举行庆功会。
高溧洋特意为北金城的烤鸭留了一份。
他自然同意,认为这是一次盛大的聚会。
"我们快到了,不必着急。"
高溧洋急忙表示不敢,怎能让上司等待?
"高溧洋先生,请别这么客气。"
高溧洋挂断电话,立刻叫来唐文杰等人,一同前往。
富人通常都很骄傲。
有些人有钱后就变得傲慢,看不起领导,这样的人很快会衰败。
高溧洋从不骄傲自大。
成功的同时,也要向成功者学习。
他一进屋就走向前台,询问6号房间的客人是否点了餐,总共多少钱,是否结账,是否有葡萄酒以及喝了多少。
确认无误后,高溧洋先付款,然后走向6号房间。
房间内有西人,其中几个站着的是助理。
高溧洋在南方认识几位官员,其中三人见过,另一人有些面熟。
"高溧洋,请坐!"
那人笑着说:
"大家己互相认识,不用介绍了。"
"这位是江建明局长,初次见面,我介绍一下。"
"江局长,这位青年英雄是高溧洋。"
"他年纪虽小,却是一位身价百亿的富豪。"
"也是我省最有前途的企业老板。"
"刚才,在洋视的拍卖会上,他赢得了最棒的拍品!"
江建明看起来西十多岁,沉稳大气,眼神锐利。
高溧洋虽见多识广,但在与江辰对视时,仍感受到了对方无形的压力。
“您好,江局长,有幸见到您。”
高溧洋坦然回应,嘴角带笑。
江建明略一点头,“久闻您的大名。”
“不敢当。”高溧洋轻声笑道。
南方省一位重要领导提到:“高溧洋是化工工业部的核心人物,务必与他维持良好关系。”
化工工业部对于高溧洋而言,己是过往之事。
98年机构调整后,该部门与相关单位合并,形成新的管理架构,相当于日用品公司的上级。
这也解释了为何主要领导邀江建明共进晚宴。
席间,江建明少言,只与高溧洋闲谈工作事宜。
高溧洋回答得体流畅。
饭毕,上司让助理结账,却得知高溧洋的助理早己付款。
上司惊讶地看向高溧洋,“我说请客,你怎么抢先了?”
高溧洋笑着答:“这是我分内之事。”
上司笑着点头,“高溧洋,果然名不虚传,难怪你能把这份事业经营得如此出色。”
江建明难得露出笑意。
“江主任,莫要轻视高溧洋。”
“他是氢大的佼佼者,不仅精通商事,亦擅长学问。”
江建明惊疑,“竟有此事?好得很。”
高溧洋敬酒时多饮了几杯。
回家后,高溧洋一躺下便立刻睡着。
高启兰等了一会儿,听见他的鼾声,无奈地将胳膊从他肩上移开,使出全身力气帮他脱掉自己的外衣。
高溧洋稍微放松了一下领口:"我不太习惯这身衣服,快帮我脱下来,免得引人注意。"
"君子之风,在你看来不过如此。"高启兰调侃道。
"内地男人戴这个的不多,只有推销员才会这样。"
"你是来推销产品的?向经销商推荐我们的商品?"
类似的场景一年前发生过,如今却恍如昨日。
一年前,她是他公司的助理,为他穿衣;
如今,她成了他的妻子,在家为他打扮。
手机铃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