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顺便数落他几句。
很多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儿子优秀,都想把自己的儿子找来教训一番。
高明明的父母就是这种心态。
他们看到自家兄弟家里出了个天才,不仅有能力有财富,还考上了顶级学府,自然心生嫉妒。
于是每天都揪着自己孩子的耳朵骂一顿。
高明明见到高溧洋,有些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表弟好。”
高溧洋叹了口气,在他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咱们以后多走动。”
他对这位表哥印象很好,虽然早年借过不少钱,但最后还是这位表哥倾尽所有支持他。
在高溧洋的记忆中,表哥放弃了理想中的学校,选择了喜欢的工作。
起初高明明对高溧洋还有些忌惮,但见他毫无架子,便露出了笑容。
高立志问:“小洋,你打算在这两地各开一家公司?”
高溧洋明白他们的意图,点点头。
南方商会计划在省城建立两个新的批发市场,现有市场因规模小、功能不全而显得不足。
高立志对此表示支持。
高溧洋沉默不语。
杨立萍笑着对他说:“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好资源,都给我们一些吧。”高立远则表示他们不会干涉高溧洋的选择。
高立本感慨道:“有权有势的人哪个不关心自家?”高立远回应说立本的话说得太大了。
高溧洋询问他们是否打算开店,得到众人肯定的回答。
高溧洋提到有一种说法叫“一朝富贵,不识好利”,又说“一朝穷,难以改变”,意指突然富裕的人不懂如何管理财富,而一夜之间贫困的人同样难以适应。
最后,高溧洋提及自己将资金用于购买房产和车辆,而非投资生息,暗示这种消费习惯需要调整,并提醒对方应考虑如何偿还债务。
高立远咳嗽以提醒儿子注意场合。
高立志有些腼腆地说道:“小洋,这房子是姑姑的,我们最近赚了些钱。”
“为了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就把房子买下了。”
“这样还能多赚些钱,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们就把房子卖掉。”
高立本说道:“我之所以买车,是因为住得远,下班又晚。”
“开车更方便些。”
高溧洋摆摆手:“我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既然这是你们自己挣来的钱,怎么花我就不插嘴了。”
“对了,北城还是南城的大商场,你们打算选哪个?”
高立志见高溧洋态度缓和,立刻露出笑容,“当然是北城,那里更好也更方便。”
高溧洋说:“依我看,北城的大型市场未来肯定会超过南城。”
“北城市场地理位置优越,有火车站、机场、高速公路和国道。”
高立志点点头,“我们去北城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