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洋并不关心高系内部的具体情况。
即使是他自己的父亲,可能也不会太在意。
他希望李达康能加入高系。
别忘了,李达康是个彻头彻尾的官迷。
而且,李达康是一个以GDP为中心的人。
高溧洋正好可以满足他的第二个需求。
你想发展GDP?
可以,我可以首接提供给你。
关于李达康对官职的渴望。,2?0¢2!3!t*x·t,.+c/o?m¢
钟这边也可以满足他。
相信李达康不是个愚蠢的人。
看看最近发生的事情就能明白。
李达康担任长洋行政市市长后,长洋的局势依旧延续着高育良离开时的模样。
这表明了一件事:他对某些事务并不关心,只要经济增长,其他都无所谓。
吕州的情况便是明证,在他执政时期出现了段三爷这种人物。
李达康不可能对此不知情,就连他手下的部分行为他也心知肚明。"确实棘手……”他曾是前市长赵离春的秘书,这一点高育良也明白,但真正行动起来却不容易,这也是他迟迟未派遣李维民前往的原因。
表面上看,三兄弟毫无关联,实际上他们彼此影响深远。
一首沉默的吴淑芬突然开口:“我觉得小洋说得有理。”她的视角更为全面,作为旁观者更能看清局势,而高育良则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不说别的,单是李达康维持长洋现状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问题。
这笔资金明显是对高育良的示好,因为谁都清楚长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他,得罪高育良就等于得罪昊洋科技。
李达康若是与昊洋科技为敌,不仅会面对老领导赵离春的反对,还会因昊洋科技对汉东的重要性而陷入困境。
虽然昊洋科技是民营企业,但它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昊洋科技并非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其背后掌控者是高溧洋。
作为高育良的独生子,高溧洋不仅是钟家的女婿,更是炎黄投资公司的创始人和执行者,同时担任海外高氏家族办公室的族长。
在通常情况下,这些身份或许并无特别意义,但对昊洋科技而言,它们却至关重要,甚至足以影响整个汉东省的发展格局。
一旦昊洋科技流露出离开汉东的想法,高溧洋立刻会成为全国各级 官员关注的焦点。
那些省级领导甚至会亲自赶来拜访他。
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这关系到近百万就业人口的生计。
掌控昊洋集团,就意味着能够养活上千万人。
想到这一点,那些官员们都会感到兴奋不己。
即便高溧洋真有迁址的念头,目前各地领导对他也保持着恭敬态度。
他们会说:“我不强求你把总部搬到我的地盘,只要你在这里建立一个工业园区即可。”毕竟,一个工业园区就能带来数万个工作岗位,这对领导们而言无疑是显著的政绩。
试想一下,如果昊洋科技真的离开了汉东省,那将是对该地区经济的巨大打击。
这也正是高溧洋敢于有所依仗、无所畏惧的原因所在。
任何打压行动都难以实施,毕竟高溧洋背后的支持力量绝不会坐视不理。
并且,这个世界没有秘密可以永远隐藏,一旦对高溧洋采取强硬措施,其他省份的领导必定会拍手称快。
于是,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与高溧洋接触……
凌晨三点,还有一更将在十一点半左右发布。
经过母子俩一番讨论后,高育良陷入沉思。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他不得不认真权衡其中的利害关系。
一旦事态偏离轨道,即便后悔也无济于事。
李维民虽然不足为惧,但李达康背后的力量却令他困扰。
高育良担心李达康与赵离春的关系,可能类似于他与前任秘书陈清泉的疏离,或是像他与其他两位秘书那样维持良好关系。
如果李达康像陈清泉一样疏远他,那么自己是否也会沦为赵离春的地位?
最终,高育良决定不再纠结。
既然这对母子试图通过李维民接近李达康,他也决定顺势而为。"好,既然这样,”他说,“我下午就去找李维民聊聊。”凭借他身为省皇家委员会行政委员及委员长的身份,派个督导组并非难事。
“纪泽,你也该参与进来。”高育良转向儿子,“听说你和季昌明是兄弟?”他惊讶地问。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