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确实低估了这个年轻人的能力。
将民营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这需要舍弃的东西难以估量。
换了别人,恐怕连想都不会去想。
……
“舍不得投入就无法收获。”
高溧洋明白,将民营企业转型为国企对他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牺牲。
尽管如此,这样做却能带来最大化的利益。
试想一下,一旦这家科技公司从 转为国有,便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例如研发光刻机这样顶尖的技术。
如果是普通企业,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光刻机被誉为最尖端的科技。
但如果是国有企业,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研究光刻机的事情很重要。
这很简单,全国上下都会支持你。
要是缺少科研团队,首接去中科院挑选,看中谁就挑谁。
要是资金不足,各大银行都会配合。
要是缺乏管理人才,全国优秀人才任你挑选。
即便造出来了没人购买,各大企业都会向昊洋科技下单。+k\k^x′s?w~.-o/r?g\
这就是肩负重任的意义。
当然,就算把私企转为国企,也必须确保能把这家企业完全掌控。
国内西大财团和一些大型企业,凡是转为国有的,基本都被各个家族控制。
所谓控制,简单讲就是,我不在乎这家企业赚多少钱。
这家企业赚的所有钱,一分不留全部上交财政。
但有一点,企业员工必须由我指派。
这才是真正的国有化本质。
到了一定阶段,金钱就不再重要。
无论是亿、十亿、百亿还是千亿,只要够花就行。
权力比金钱更实在。
高溧洋始终牢记一句话:金钱只为权力服务。
当权力达到一定程度,金钱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串好看的数字。
高育良对此很感兴趣。
“确实如此。”
高育良点头道:“将私企变为国企,对这个计划最有利。”
“爸,我觉得有三人不错。”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高溧洋打算谈谈此行的另一个目的。
“说吧。”
高育良饶有兴趣地看着儿子。
“首先,京州市光明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赵东来,目前是副县级。”
当然,他打算为父亲招募更多兵员,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扩大汉大帮的影响力。
赵东来无疑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实干型人才。
“他成为一级县级干部也就是近几年的事。”高育良皱眉说道。
高溧洋接着说:“他曾是您的部下,父亲完全可以把他招入麾下。”
“嗯,继续说。”
高育良放下茶杯,继续倾听。
儿子的提议确实不错。
作为政法系统的同行,他对京州市光明区分局副局长赵东来的情况十分了解。
如果能将此人纳入门下,那将是一位得力助手。
只是遗憾的是,赵东来并非出自汉东政法大学系统。
要不是因为这一点顾虑,高育良早就主动接触赵东来了。
接下来提到的是易学习。
“这个人,父亲应该不陌生吧?”高溧洋笑着问。
“易学习……”高育良重复了几遍这个名字。
易学习的能力无需赘述,绝对是实干派的代表。
若非遭遇降职,现在至少也该与自己平级。
“这人很难掌控。”
“但不可否认,他确实是实干派。”
这也是让高育良感到矛盾之处。
“爸……”
高溧洋走到地图前,指向某片区域说道:“我计划把昊洋科技建在这里。”
“武进区……”
高育良闻言眉头紧锁。
“没错,就是这里。”
高溧洋再次确认地点。
“那么……”
高育良明白儿子的想法,内心却有些迟疑。
但考虑到儿子对昊洋科技的期望,他最后点头同意:“可以尝试一下。”
易学习与李达康同属GP狂人,由他负责武进区,对昊洋科技的发展无疑是最佳选择。
而且,易学习确实是实干型的人才。
“还有一个呢。”輑
高育良悠然地喝了一口茶,这两人确实很合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