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孔捷的怒吼在通讯频道炸响:“炮火延伸!坦克集群——冲锋!碾碎他们!步战车跟上,肃清残敌!救出付将军!”
借着炮火延伸压制敌纵深和残存火力点的掩护,孔捷亲自率领的59式坦克集群,如同出闸的猛虎,以楔形突击阵型,狠狠撞入了被火箭炮犁过一遍、陷入混乱和瘫痪的敌军进攻部队侧翼!
钢铁与钢铁的碰撞!意志与意志的较量!
火力: 59式的85mm线膛炮,在训练有素的炮手操作下,精准度远超对方的T-34/85。T-34引以为傲的倾斜装甲,在近距离首射下也并非坚不可摧。一辆辆T-34被点名开罐,炮塔被掀飞。
机动:59式良好的机动性使其能够快速穿插分割。毛熊残存的坦克和反坦克炮手在混乱中难以组织有效抵抗。
协同:伴随冲锋的步兵战车和步兵,利用车载机枪和火箭筒,高效地清除着试图靠近坦克的步兵和反坦克小组。自行高炮则警惕地扫视着天空,用密集弹幕驱散了零星前来支援的攻击机。
士气:一方是刚刚经历地狱炮火、指挥混乱、肝胆俱裂的残兵败将;另一方是憋着一股怒火、装备精良、中央授权、气势如虹的复仇铁拳!高下立判!
幸存的T-34开始倒车,试图脱离接触。步兵更是成建制地丢弃武器,在雪原上狼狈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孔捷的坦克集群势如破竹,迅速撕开了包围圈,与付将军部坚守的最后几个山头胜利会师!
当孔捷的坦克碾过最后一道毛熊匆忙构筑的阻击线,看到阵地上那些衣衫褴褛、满脸硝烟却依旧紧握武器、眼神坚毅的付将军部官兵时,通讯器里响起了震天的欢呼!绝境逢生,袍泽相见,铁血豪情激荡在北疆的寒风中!
精心策划的“惩戒”行动,在短短一天之内,演变成了一场灾难性的惨败。一个精锐的合成战斗群几乎被打残,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坦克、几乎全部的火箭炮和大量技术装备,人员伤亡更是触目惊心。前线溃败的消息如同瘟疫般传回远东司令部,再传回莫斯科。
巨大的军事失败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和国际舆论的哗然。高层震怒之余,更多的是难以置信的惊愕和冰冷的算计。他们终于意识到:
1. 八路军(或者说其背后的力量)掌握着远超他们预估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自身的先进武器(火箭炮精度与威力、坦克集群规模与协同)。
2. 这支军队的意志和战斗力极其强悍,中央的决策果断而强硬,绝非可以随意揉捏的对象。
3. 继续扩大冲突,代价将难以估量,尤其是在西线压力巨大的背景下。
4. 国际舆论(特别是其他潜在盟友和西方观察家)正盯着这场“红色阵营内讧”,失败和僵持都极其不利。
必须止损!必须挽回颜面!
于是,在溃败发生不到48小时,一架涂着毛熊标志的运输机,载着一位挂着“特命全权大使”头衔的资深外交官,在严密护航下,几乎是强行降落在八路军控制区附近一个简陋的机场。大使先生脸上早己没有了平日的倨傲,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谈判在紧张而微妙的气氛中进行。地点设在了八路军总部大楼。
大使绝口不提己方的主动入侵、装甲集群的越境攻击、对付将军部的围剿。他反复强调的只有一个词——“误会”。
“尊敬的将军同志,这完全是一场不幸的、巨大的误会!”大使的语调带着刻意的沉重和诚恳,“我们的边防部队在执行例行的、针对关东军的威慑性巡逻时,由于恶劣天气和导航设备故障,不幸发生了严重的‘迷航’和‘误判’,与贵方的地方守备部队产生了不应有的摩擦。我们对因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深表遗憾和痛心……”
八路军代表(由旅长和政委亲自坐镇,延安派来的特派员主持)冷峻地听着,嘴角挂着一丝冰冷的嘲讽。当大使冗长的“误会论”告一段落,特派员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大使先生,您口中的‘迷航’,是成建制的装甲集群越过明确国境线数十公里;您口中的‘误判’,是动用重炮和火箭炮对我军阵地进行毁灭性炮击,意图歼灭我整建制部队;您口中的‘摩擦’,造成了我们付将军部重大伤亡,差点全军覆没!这样的‘误会’,代价未免太过沉重,逻辑未免太过荒谬!”
大使额头渗出冷汗,强自镇定:“这…这确实是令人痛心的意外!我们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采取措施防止此类‘误会’再次发生。当务之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