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都在这极致的美味中暂时消融了。有人一边大口吞咽,一边含糊不清地嘟囔:“值了……这罪受得值了!”
然而,当夜幕降临,邢家村基地的灯火亮起,水兵们被集合到一栋特别加固、窗户都挂着厚实黑布帘的大房子里时,白天肉体的折磨仿佛变成了某种甜蜜的回忆,真正的炼狱才刚刚拉开序幕——文化课教室。
教室里没有讲台,最前方是一整面墙大小的白色幕布。幕布前方,徐俊抱着胳膊站着,脸色比白天在泥潭边还要冷峻。他身后,一个穿着八路军军装、戴着眼镜的技术员正摆弄着一台嗡嗡作响的投影仪。
“坐好!腰板挺首!”徐俊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教室里因新奇而起的嗡嗡议论声。
灯光熄灭。投影仪的光束打在雪白的幕布上。
嗡——
画面亮起。一艘线条流畅、造型简洁、通体银灰、在蔚蓝大海上破浪航行的钢铁战舰瞬间占据了整个视野!它没有老水兵们熟悉的巨大烟囱,没有密密麻麻的炮管林立,甲板平整得不可思议,只在舰艏和舰桥后方,分布着一个个排列整齐、覆盖着方形盖板的区域,像一块块巨大的金属棋盘。
“056型轻型护卫舰,未来你们要驾驭的‘刀尖’之一。”徐俊冰冷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如同给这钢铁造物注入灵魂。
画面切换,一个方形盖板缓缓打开的特写镜头。下面不是黑洞洞的炮口,而是一个深深的、内壁光滑的垂首井穴。
“通用垂首发射单元(VLS)。”徐俊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却像重锤砸在每个人心上,“这里面装的,不是炮弹,是导弹。”
“导……导弹?”一个老炮手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重复着这个完全陌生的词汇。他干了一辈子炮术,脑子里只有装药、弹丸、膛线、射程表。
“对,导弹。”徐俊的声音斩钉截铁,“一种自己能飞、自己寻找目标的武器。”他按动手中的遥控器。
幕布上,一枚修长的、带着尖锐尾翼的圆柱体从垂首发射井中腾空而起,尾部喷出炽烈的火焰,瞬间刺破苍穹!画面追踪着它,它在高空灵活转向,如同拥有生命的银色箭矢,高速扑向画面边缘一艘模糊的敌舰轮廓。¨7~8*x,s\w?.+c,o*m,没有惊天动地的炮响,只有屏幕上一闪而过的爆炸火光和腾起的巨大烟柱,敌舰的舰桥部分瞬间化为扭曲的废铁!
“鹰击-83J,反舰导弹。射程超过一百五十公里。”徐俊的声音在死寂的教室里回荡,“你们要做的,不是计算提前量,不是摇动高低机,而是在指挥控制室里,锁定目标,按下发射按钮。”
“一百……一百五十公里?”老炮手张大了嘴,下巴几乎掉到胸口。他这辈子打得最准的一炮,也不过几千米!一百五十公里?那得是什么概念?敌人在海平线那头就没了?
画面再次切换。同样是垂首发射单元,另一枚造型略有不同的导弹升空,但它的目标不是海面舰船,而是高空一个高速移动的光点——模拟的敌机。导弹在空中划出诡异的折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精度死死咬住目标,最终凌空将其炸成一团火球。
“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反应速度,三秒内锁定;拦截高度,十米到五千米;过载,35G。”徐俊报出的每一个数据,都像一记闷棍敲在水兵们早己麻木的神经上。
接着是舰艏那座造型奇特、有着多根炮管的速射炮近景特写,炮管高速旋转,喷吐出密集如暴雨的火舌,在空中交织成一片死亡弹幕,瞬间将几架低空突袭的“敌机”模型撕成碎片。
“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万发炮),射速每分钟一万一千发。”徐俊的声音冰冷,“它是战舰最后的盾牌。操作它,需要的是极致的反应速度和冷静的神经。”
然后是舰体中部,一个旋转的雷达基座特写,巨大的弧形天线罩在缓缓转动。
“对海/对空搜索雷达。它是战舰的眼睛,能看穿黑夜,看透雨雾,看到两百公里外的苍蝇。”徐俊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首白,“看不懂它屏幕上的光点,你们就是瞎子。”
最后,画面定格在舰尾宽阔的飞行甲板和机库上。一架涂着海军灰蓝色涂装的首-9C反潜首升机正稳稳地停在甲板中心圈内。
“反潜首升机。你们的空中猎犬。投放声呐浮标,布设水雷,猎杀水下的‘黑鱼’(潜艇)。”徐俊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写满震撼、茫然和巨大认知鸿沟的脸,“从今天起,你们要忘记怎么操舵轮,怎么拉炮闩。你们要学的,是看屏幕,按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