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的雨水滋润着青山村的田野,新翻的泥土散发出潮湿的气息。¢x_i¨a¢o+s!h~u\o,w`a!n!b_e?n¢..c,o-m′王轱辘坐在田埂上,看着合作社的大型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黑亮的麦种均匀地撒入土中。自从西藏回来,他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几岁,每天都要摇着轮椅来田里转转。
"王叔,这批种子发芽率检测达到百分之九十八,比去年又提高了。"赵家老三拿着记录本走过来,年轻的脸庞上沾着些许泥土。这个大学毕业后回乡工作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合作社的技术骨干。
王轱辘接过记录本仔细查看:"墒情不错,出苗应该很整齐。"
正说着,沈雅琴挎着竹篮从村口走来,篮子里装着热乎乎的葱油饼和茶水。她今天穿了件靛蓝色的对襟衫,头发挽得一丝不苟,走起路来依然风风火火。
"忙了一上午,歇会儿吃点东西。"沈雅琴把篮子放在田埂边的石头上,拿出还冒着热气的葱油饼。
王轱辘接过饼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香软的葱油馅,熟悉的味道让他满足地眯起眼睛:"您手艺越来越好了。"
沈雅琴给赵老三也递了一张:"小伙子,你也尝尝。"
"谢谢沈奶奶。"赵老三双手接过,咬了一大口,"真香!比我妈做的还好吃。"
沈雅琴笑着摇摇头,又从篮子里取出茶杯倒上热茶。春风拂过田野,带着泥土和麦苗的清香,三人在田埂上边吃边聊,宛如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吃完点心,沈雅琴没有急着回去,而是留下来看播种作业。她眯着眼睛望向远处,突然指着东边的一块地说:"那块地怎么还没种?"
"那是留给新品种试验的。"王轱辘解释道,"梨叶说省农科院新送来的抗旱品种,得过几天才能到货。"
沈雅琴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轱辘,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王轱辘示意赵老三先去忙,然后凑近些:"什么事?"
"梨叶和菌生..."沈雅琴欲言又止,"他俩结婚也有几年了,怎么一直没动静?"
王轱辘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您是说孩子的事?"
沈雅琴点点头,眉头微蹙:"梨叶都三十出头了,菌生也不小了。+j.i_n?w-a!n`c~h/i+j/i?.^c?o!m!我看他俩整天忙着合作社的事,是不是..."
"年轻人有他们的打算。"王轱辘宽慰道,"现在医学发达,不着急。"
"我能不急吗?"沈雅琴叹了口气,"你看看梨生,青山和思远都上小学了。"
王轱辘拍拍她的手:"要不...找个机会问问?"
正说着,梨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爸,妈,你们怎么在这儿?"她穿着合作社统一的工作服,栗色头发扎成马尾,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看样子是来检查播种情况的。
沈雅琴立刻换上笑脸:"给你爸送点吃的。你们忙,我先回去了。"说完便匆匆离开,留下王轱辘和女儿面面相觑。
"外婆怎么了?"梨叶疑惑地问,"看起来怪怪的。"
王轱辘干咳一声:"没什么...就是...那个..."
梨叶何等聪明,立刻猜到了几分:"是不是又在操心我和菌生要孩子的事?"
王轱辘尴尬地点点头。梨叶叹了口气,在父亲身边的田埂上坐下:"爸,其实...我和菌生已经在做准备了。"
"真的?"王轱辘眼睛一亮,"什么时候的事?"
"去年就开始调理身体了。"梨叶的脸微微泛红,"医生说我的体质需要调理一段时间。本来想等有好消息再告诉你们的..."
王轱辘激动地握住女儿的手:"太好了!你妈...你外婆知道了一定高兴坏了。"
"先别告诉她。"梨叶急忙说,"等确定怀上了再说,免得她空欢喜一场。"
王轱辘连连点头:"好好好,都听你的。_兰¨兰.蚊.血. !冕~费?悦!渎!"
晚上吃饭时,沈雅琴时不时地瞄向梨叶的肚子,又看看菌生,欲言又止。梨叶假装没注意到外婆的目光,专心给王青山和王思远夹菜。两个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讲述学校里的趣事,完全没察觉饭桌上的微妙气氛。
"太姥姥,我们班要排演儿童剧,我演小农夫!"王青山骄傲地宣布。
王思远也不甘示弱:"我演小禾苗!老师说我的裙子转起来特别像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