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青山村笼罩在淡青色的晨雾中。~3·{8?看×?书&?网% ¤_无?D?错_@+内~:=容?李青轻轻推开婴儿房的门,借着晨光查看两个熟睡的孙子。王青山的小手攥着被子一角,王思远则四仰八叉地躺着,小肚皮随着呼吸一起一伏。这两个小家伙回国已经一个月了,彻底成了全村的宝贝。
厨房里,李青刚把小米粥煮上,就听见院子里电动轮椅的声音。王轱辘今天起得格外早,腿上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
\"这么早?\"李青递给他一杯温水,看着他服下每日必吃的关节药。
王轱辘神秘地笑了笑:\"今天是个大日子。\"他打开布包,露出两套迷你农具——小锄头、小铲子、小水壶,全是按儿童尺寸特制的,\"给孙子的周岁礼。\"
李青这才想起,按照青山村的传统,孩子满月要举行\"抓周\"仪式。她看了眼日历,新西兰疗养院的行程就在下周,王轱辘这是想在出发前完成这个仪式。
\"梨生知道吗?\"
\"昨晚跟他说了。\"王轱辘调试着小锄头的把手,\"emily觉得这个传统很有意思,还说要直播给澳洲的亲戚看。\"
阳光渐渐驱散晨雾,合作社的广播响起轻柔的音乐,新的一天正式开始。李青站在窗前,看着自动化农机从仓库驶出,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开往田间。/第\一_看_书`网~ .无~错,内¢容·二十多年前需要几十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几台机器就能搞定。
早餐桌上,梨生和emily交流着育儿心得,两个新手父母眼下都挂着黑眼圈,却掩不住幸福的神采。
\"妈,您看这样行吗?\"梨生打开手机相册,展示他设计的抓周物品清单,\"除了传统的笔墨算盘,我还加了点新东西。\"
李青凑近看屏幕:微型传感器、试管架、小电脑模型......全是现代科技产品的迷你版,不禁莞尔:\"你爸当年抓的是锄头,你抓的是计算器,不知道这两个小子会选什么。\"
上午十点,合作社的会议室被临时改造成抓周场地。地上铺着红布,上面摆满了各式物品。除了传统物件,还有菌生连夜3d打印的智能温室模型、梨叶寄回来的微型实验设备,甚至还有老张婶坚持要放的锅铲——\"抓住这个,将来准是个大厨\"。
围观的人挤满了房间,除了村民,还有合作社的员工和国际学校的老师。几个金发碧眼的小朋友好奇地指着地上的物品,小声询问它们的含义。
\"安静安静,主角登场了!\"梨生抱着王青山,emily抱着王思远走进来。两个小家伙穿着红色唐装,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打量着四周。,2?0¢2!3!t*x·t,.+c/o?m¢
李青接过王青山,王轱辘则接过王思远,两人把孙子轻轻放在红布中央。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两个小不点身上。
王青山先动了,他手脚并用地爬向那套迷你农具,一把抓住了小锄头。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老张婶得意地说:\"瞧瞧,跟他爷爷一个样!\"
王思远却停在原地,左看看右看看,最后一把抓住微型传感器和试管架,咯咯笑起来。菌生激动地跳起来:\"咱们合作社出科学家了!\"
仪式结束后,李青帮着整理物品,发现王轱辘一个人坐在角落,反复看着刚才拍的视频,嘴角挂着掩不住的笑意。
\"想什么呢?\"她走过去问。
王轱辘收起手机:\"我在想,等他们长大了,青山村会变成什么样。\"他望向窗外高耸的智能温室,\"说不定那时候,种地都不用在地球上种了。\"
下午,李青去新试点村检查工作。车子驶过一片片整齐的农田,远处山坡上的风力发电机缓缓转动。这里曾经是贫困村,如今在合作社的帮扶下,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孩子们骑着电动自行车去上学。
试点村的负责人小赵热情地迎接她:\"李社长,我们的水培蔬菜昨天第一次出口新加坡了!\"
李青仔细检查着新建的智能温室,这里的设备比青山村的还要先进一代。几个年轻技术员围着她请教问题,眼神中满是崇敬。
\"这套系统是根据澳洲牧场的反馈改进的。\"李青调试着参数,\"湿度控制更精准,能耗降低了15%。\"
回程的路上,李青接到沈雅琴的电话。母亲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依然清晰有力:\"新西兰那边都安排好了,你爸联系了一位老同学,会照顾你们。\"
挂断电话,李青把车停在合作社的观景台上。夕阳下的青山村美得像一幅画: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