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青山村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李青睁开眼时,窗外还是一片朦胧。,2?0¢2!3!t*x·t,.+c/o?m¢床头柜上的电子钟显示4:28,比她的闹钟提前了两分钟。她轻手轻脚地起身,不想惊醒还在熟睡的王轱辘。
厨房里,沈雅琴已经烧好了热水,蒸汽在灯光下缭绕。\"就知道你会早起。\"她递给李青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喝点润润嗓子,今天要赶路。\"
李青接过杯子,蜂蜜的甜香让她想起二十年前初到青山村时喝的第一口山泉水。那时村里连自来水都没有,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智能净水系统。
\"爸呢?\"李青环顾四周,没看见李建国的身影。
沈雅琴朝后院努了努嘴:\"在温室里摘草莓呢,说要给你们带路上吃。\"
李青走到后院,晨露打湿了她的拖鞋。温室里,李建国正弯腰挑选成熟的草莓,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上。他身边的小篮子里已经堆满了鲜红的果实,在灯光下像一颗颗红宝石。
\"爸,不用摘这么多。\"李青蹲下身帮他。
李建国推了推眼镜:\"路上吃不完就给梨生带去,那小子从小就爱吃草莓。\"他顿了顿,\"澳洲的草莓没咱这儿甜,梨生前几天视频里说的。\"
温室的自动喷淋系统突然启动,细密的水雾笼罩着父女俩。李建国赶紧把草莓篮子往干燥处挪了挪,动作依然利落,完全看不出是年近七十的老人。
回到屋里,王轱辘已经起床,正在检查行李。他穿着合作社的制服,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左腿站得笔直,只有熟悉的人才能看出他重心微微右偏的习惯。
\"七叔公刚来过。\"王轱辘指着茶几上的红布包,\"说是给重孙子的礼物,让一定亲手交给梨生。\"
李青解开布包,里面是一对精致的银镯子,正是七叔公设计的那款。镯子内侧刻着\"青山\"两个小字,做工精细得看不出是出自八旬老人之手。~x`w′d+s*c-.?c?o¢m*
早餐桌上摆满了食物,沈雅琴几乎把冰箱里的存货都用上了。鲜榨的豆浆冒着热气,刚出锅的葱油饼金黄酥脆,还有李青最爱吃的腌黄瓜。
\"多吃点,飞机上的餐食不合胃口。\"沈雅琴不停地往李青碗里夹菜,仿佛她还是那个要上学的小姑娘。
李建国从书房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整理的澳洲气候资料和种植建议,你们带给梨生。\"封面上工整地写着《南半球种植指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李建国整理\"。
梨叶揉着眼睛下楼时,全家人都已经在忙碌。她穿着合作社的制服,栗色头发扎成马尾,澳洲国旗发卡别在额前。
\"菌生说运输车七点到。\"她看了眼手机,\"设备已经全部装好,就等封箱了。\"
饭后,李青和王轱辘拖着行李来到院门口。晨雾已经散去,朝阳给青山村镀上一层金边。合作社的运输车停在路边,菌生正在核对货单。
\"李社长,王总!\"菌生小跑过来,接过他们手中的行李,\"所有设备都做好防震处理了,船运公司说保证安全送达。\"
李青注意到少年眼下的黑眼圈,显然又是一夜未眠。他的手腕上除了梨叶编的幸运绳,还多了一块看起来价格不菲的智能手表。
\"新买的?\"李青指了指那块表。
菌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梨叶送的生日礼物,说是方便在澳洲联系。\"他压低声音,\"花了她三个月工资呢。\"
合作社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七叔公的电动轮椅停在最前面,后面站着合作社的员工和村里的老人们。有人拿着自制的小旗子,上面画着中澳两国的国旗。
\"都来送你们呢。\"七叔公提高嗓门,\"这可是咱们青山村第一次有人去澳洲!\"
李青眼眶发热,二十年前她孤身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村庄时,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场景。.k·a¨n¢s·h¨u_j*u+n/.*n+e?t\
沈雅琴和李建国最后检查了一遍行李,把几个保温盒塞进李青的随身包里。\"路上吃的,都是你爱吃的。\"沈雅琴整理着女儿的衣领,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微微发红。
合作社的班车缓缓驶来,车身贴着\"青山村-省城机场\"的标识。这是去年新开通的专线,每天一班往返于村里和机场。
王轱辘帮着司机把最后的行李装上车,转身对村民们说:\"都回吧,我们半个月后就回来。\"
七叔公却摇着轮椅上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带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