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吐蕃归来,靖王杨靖深居简出,除却偶尔巡视长山岛那日夜轰鸣、铸造着未来根基的工坊,多数时光便留在了这登州王府。*k~a¢n^s_h^u^j`u~n·.?c^c\岁月如登州湾的潮汐,悄然涨落。转眼间,他与金国明珠完颜锦瑶的长子杨承钧,已是个四岁多、玉雪可爱却又令人头疼的小魔王。
这孩子,承袭了母亲完颜锦瑶惊人的美貌:长而浓密的睫毛如同鸦羽,扑闪间衬得一双大眼睛清澈透亮,犹如盛满了星子的北海,精致的五官颇有女相,任谁见了都忍不住赞一声“好个俊俏的哥儿”。然而,这副惹人怜爱的皮囊下,却藏着十足随了他爹的“靖王脾性”——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上房揭瓦、下池捞鱼、追得王府豢养的西域猎犬满园乱窜,乃是家常便饭。王府上下,除了他娘亲能稍加约束,连杨靖都时常被这小混世魔王气得吹胡子瞪眼,没少请出家法“伺候”。偏生这小子挨了揍,哭嚎几声便又嬉皮笑脸,抱着他爹大腿耍赖,那份没皮没脸的韧劲,倒让杨靖哭笑不得,一度摸着下巴怀疑:“这小子,除了这闹腾劲儿像老子,这眉眼…莫不是抱错了?”当然,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由于杨靖未远行,与爱妻完颜锦瑶在府中耳鬓厮磨,情意正浓。没事俩人就在床上紧着捣鼓,这不,锦瑶本就绝色,孕期更添丰腴雍容,如今腹中第二个孩儿已近瓜熟蒂落,再有月余便将临盆。正因杨承钧太过“费爹费娘”,加之锦瑶身子渐重,实在难以时时看顾这精力过剩的小皮猴,杨靖便决定提前为长子开蒙拜师,寻几位严师好好“管教”一番,也省得他整日搅得王府鸡犬不宁。
今日,靖王府后院花厅张灯结彩,却非寻常宴饮,而是设下了庄重的拜师宴。席面精致而不奢靡,更重礼数。杨靖与身怀六甲、行动略显不便却依旧坚持盛装的完颜锦瑶,亲自将三位贵客——豹子头林冲、王府长史卢俊义、首席谋士温亚楠——恭请至上首主位。/x^g_g~k.s~.~c¢o′m?
这三位,皆是杨靖霸业基石上的擎天玉柱:
林冲这位昔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如今是靖王麾下新军总教习,专司军官培训与武艺、战阵传授。十余年并肩,其军事理念与杨靖高度契合,深谙火器与冷兵器结合、步骑协同、后勤保障等新式战法,为人刚正严谨,深得杨靖信重。由他来教导杨承钧武艺根基与军人气魄,再合适不过。
卢俊义 “玉麒麟”卢俊义,自担任靖王府长史以来,以其无双的勇力与非凡的治政之才,总揽全局。对外领兵征战,所向披靡;对内理政治民,井井有条。其威望、能力、格局,皆为人中龙凤。请他教导世子格局、担当与统御之道,是杨靖对长子未来寄予的厚望。
温亚楠 这位当年汴京太学请愿学子中的翘楚,早已褪去青涩,成为靖王集团不可或缺的智囊核心。从登州安置流民、丈量土地,到大名府辅佐卢俊理政,再到深入江南方腊部巧妙斡旋、主导吐蕃分化收服之策,其政略、谋断、心术,堪称炉火纯青,是杨靖麾下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第一人。靖王府用人,素来“不论才名虚誉,只论实才能干”,温亚楠便是此中典范。由他启蒙杨承钧经史子集、权谋韬略,打牢智慧根基,正是杨靖深谋远虑。
拜师大礼:依古礼,承师道
吉时已至,花厅内肃穆庄严。四岁的杨承钧今日也难得地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一身簇新的宝蓝色锦缎小袍,头戴小小的束发金冠,虽仍难掩骨子里的灵动,但在母亲温柔却隐含威严的目光注视下,也努力挺直了小腰板,显出几分难得的乖巧。
拜师仪式由王府资深礼官主持,严格按照宋朝士大夫家庭拜师古礼进行:
设案陈礼, 厅中设下香案,供奉孔子圣像(虽非纯儒门庭,但尊师重道之礼不可废)。齐盛晓说旺 醉鑫蟑劫哽辛筷案上陈列“束修六礼”:
芹菜:寓意勤奋好学。
莲子:苦心教育。
红豆:鸿运高照。
红枣:早日高中(此处寓意早日成才)。
桂圆:功德圆满。
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此为“束修”本意)。
另备有象征敬意的活雁一对(后以木雁模型代替),以及笔墨纸砚等文房雅物。
弟子奉帖:礼官高唱:“弟子杨承钧,奉拜师帖!” 小承钧在乳母引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