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官挥舞军刀试图组织反击,却被狙击手一枪爆头。残余的日军丢下重装备,狼狈逃窜。
"停止追击!抓紧时间打扫战场!"李云龙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命令战士们优先抢救重武器。
当最后一门150毫米榴弹炮被几十个战士喊着号子拖出泥潭时,整个老牛湾响起震天的欢呼声。李云龙抚摸着冰凉的炮管,笑得像个孩子:"好东西啊!这下咱们也有重火力了!"
此役,独立团以伤亡三十余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西百多人,缴获150毫米榴弹炮西门,坦克两辆(虽然被烧毁但可拆零件),步枪弹药无数。更重要的是,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又一次大规模扫荡。
回到驻地,李云龙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研究缴获的重炮。可惜这些精密武器对缺乏专业训练的八路军来说太难操作,最终只保留了两门相对完好的,其余拆解备用。
"团长,军区来电嘉奖!"赵刚兴冲冲地挥舞着电报纸,"首长说咱们创造了'步兵打重炮'的奇迹!"
李云龙却盯着院子里那门擦得锃亮的榴弹炮出神:"老赵,你说要是虎子能看到这家伙,该多高兴..."
话音未落,侦察兵急匆匆跑来:"报告!日军飞机正在轰炸李家坨,看样子是要毁灭证据!"
李云龙脸色一变:"不好!快通知老乡们隐蔽!"
果然,半小时后,三架日军轰炸机出现在根据地边缘。/精~武¨暁?税\枉· !已′发.布,最~欣/彰~截*但奇怪的是,它们并没有轰炸村庄,而是投下了大量传单。李云龙捡起一张,上面用中日双语写着:"告晋西北军民书",内容竟是日军愿意用药品换回阵亡将士尸体!
"黄鼠狼给鸡拜年。"赵刚冷笑,"肯定有诈。"
李云龙却若有所思:"传令下去,把鬼子尸体都收集起来,尤其是军官,一个不少。"
三天后,一场奇特的"交易"在双方约定的河滩上进行。日军派来的军医带着十几箱药品,而八路军这边则整齐摆放着西百多具经过清洗、用白布包裹的尸体。
"李团长,久仰。"领头的日军军医鞠躬,"在下野战医院院长松本。"
李云龙开门见山:"药品检查过了?"
松本点头:"全是磺胺和吗啡,未拆封。"他犹豫了一下,"阁下为何...如此善待皇军遗体?"
"人死债消。"李云龙面无表情,"我们八路军不虐待俘虏,也不侮辱尸体。"
松本深深鞠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交易顺利完成,双方各自撤回。但李云龙留了个心眼,派侦察排远远跟着日军,看他们把尸体运到哪里。
"团长,有发现!"傍晚时分,侦察排长回来报告,"鬼子在野狼峪挖了个大坑,把尸体全烧了!还...还拍了照片。"
李云龙猛地站起来:"果然!这帮畜生是想制造咱们虐杀俘虏的假照片!幸好老子早有准备——王大彪!把咱们拍的交易过程照片洗出来,通过地下党送到国际媒体去!"
这场舆论战,八路军大获全胜。日军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国际社会谴责使用细菌武器。恼羞成怒的日军司令部撤换了前线指挥官,改派以残忍著称的佐久间少将坐镇晋西北。
佐久间一上任就改变了策略。他不再大规模扫荡,而是采取"蚕食"战术,在根据地周围修建大量碉堡和封锁沟,企图困死八路军。
"报告!马庄据点新增两座碉堡!"
"报告!柳树屯的封锁沟己经挖到三里长!"
"报告!鬼子在饮马河上游筑坝,下游三个村的庄稼都快旱死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李云龙意识到,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战术比正面进攻更危险。他立即召集干部开会,商讨对策。
"硬拼不行。"李云龙指着沙盘上的碉堡群,"咱们弹药有限,不能跟鬼子耗。得想个法子,既打破封锁,又不暴露主力。"
众人苦思冥想时,炊事班长老马怯生生地举手:"团长,俺有个主意...俺老家在鲁西南,那儿对付炮楼都是用'土坦克'..."
"土坦克?"李云龙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老马比划着:"就是用厚木板做个小车,底下安轮子,上面蒙湿棉被,人躲在里面往前推,枪子儿打不透..."
李云龙眼睛一亮:"好主意!再加一层铁皮就更保险了!"他立即组织人手试验,用缴获的日军卡车铁皮改造了几台"土坦克",效果出奇的好——普通步枪子弹根本打不穿。
"传令各村民兵队,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