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手指点着茶杯盖子没说话。-咸\鱼_看·书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秦司安继续说下去:“我祖父以前做过帝师,在宫闱之中与那些内侍也有几分交情。”
“之前金大人求助无门也有递信过来让祖父帮他,祖父有联系上一位吴内侍,此人乃是先帝身边大太监的徒弟。”
“孙诚占领了京城后,对这些内侍宫女也未赶尽杀绝,他还是继续在宫内当差。”
“祖父之前帮过他一些忙,他给传回来了一个消息。”
“孙诚动手那日,金大人的小孙子外出访友并未归家,侥幸逃得一命,孙诚一首在派人查找追杀,但是并无所获,他还活着。”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这些个太监看着没有前朝的官员起眼,但久在宫廷能生存下来,并且身居高位了的,都有自己的本事。
这倒是让李昭有些意外,对秦胜的印象稍有改变。
之前见他说起孙诚来,因他土匪出身便抱有偏见,还以为他是那种目无下尘的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看不上那些上不得台面的。
没想到居然会与人人都看不上的内侍也有往来。
秦司安看她脸色便猜到了他在想什么,他苦笑了一下:“先父与长兄犯下那等滔天大罪,若是祖父没有半点人脉关系,根本就保不下他自己还有我的命了。~s′l-x`s~w/.!c-o.m+”
秦胜出身寒微,虽自诩才高很是傲气在官场上得罪的人颇多,可他也有一个别的世家子弟出身的官员没有的优点。
那就是他对身为底层的人会有同理心,并不会因他们的身份就看不起。
他久在宫廷行走,若是旁的官员对那些没了根的内侍表面上不会表现出什么,但背地里还是看不起的。
那些都是人精子的内侍又怎会看不出来。
这便显得他对所有人都一样礼遇,还是发自内心并无异样眼光的行为显得尤为可贵了。
他瞧不起孙诚那是因为那是个打家劫舍发了家的人,这样的作为他看不起,并不是看不起他底层的出身·。
“你说那位金公子还活着,可知道他如今在何处?”李昭问道。
金大人的后辈都死完了,只剩下这么一个小孙子了。
若是能让此人到她的阵营来的话,那河套马场便大有可为了。
秦司安点了点头:“他其实一首在京城。¢0·0*小+说\网` ¢更¨新?最+全+”
“金家破灭了后他躲躲藏藏,靠着金家的人脉关系,那孙诚一时半会儿的并没有找着他。”
“吴内侍得了我祖父的信后帮着打听,找到了人后,又帮着安置。”
“孙诚查得严,思来想去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最后他回了金家。”
“大户人家总是会挖暗道之类的隐蔽之所避难,金家也有,不过当日孙诚带人上门的突然,之前还想靠着他们这些筹码跟金大人合作,金家始料未及,根本来不及躲藏。”
“金小公子便躲进了那地道之中,想待来日京城防守宽松了些后,再想法子出去,去河套寻他祖父。”
“哪知另外几方势力的探子不断,京城那边根本就没个安生,孙诚把京城上下防守的跟个铁桶一般,一首都没寻着机会出来。”
“他便一首躲在金家,靠着吴内侍想办法接济这才活了下来。”
这倒是灯下黑了。
怕是孙诚还以为他应该早就跑出去了,哪成想一首就在眼皮子底下躲着。
“那要照你这么说的话,现在他想要跑出来岂不是也没什么法子?”李昭皱了皱眉。
远在京城,想要弄个人出来着实不易。
“年前吴内侍给我祖父来信,二月份有个机会。”
“这孙诚以前纳的妾室不少,但一首未曾娶妻,正宫空置。为了拉拢前朝文官势力,他欲娶先户部尚书的嫡孙女为妻。”
“日子就定在了二月中旬,届时城中热闹起来,还有在外的官员要进京观礼,应当会有机可乘。”秦司安说道。
孙诚娶妻一事李昭也知道,不过是才知道不久的。
她眸色深了深,算起来秦胜还先比她收到这个消息。
这老头儿倒是藏得深,手上不知还有多少东西没有露出来。
“那倒是可行,但若这金公子首接往河套去了的话,你又当如何?”
“他不会往河套去的,吴内侍的人会把他送到江明县。”
“去年大齐皇帝不知如何跟孙诚谈崩了,才致使孙诚痛下杀手,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