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长夜。
一时间,屋顶上、屋檐下,所有忙碌的身影都停了下来。叮当的敲击声和锯木声戛然而止,空气凝固了。
十几个年轻人,都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李长夜,脸上的表情混合着被抓包的尴尬。
李长夜没有说话,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正在搭建的二层结构,扫过那些崭新的建筑材料。
他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怎么会不明白这些年轻人的想法?
穷怕了。
他们是真的穷怕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拆迁,就是按照房子的面积、层数来给补偿款的。
房子越大,层数越高,拿到的钱就越多。
所以,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仔细了解,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在拆迁之前,把自己家的房子“搞大一点”。
哪怕只是临时加盖一个简陋的二层,哪怕只是搭个架子,也要争取多算点面积,多拿点补偿。
这是他们从过往经验和道听途说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
他们甚至可能连夜凑钱,跑了几十里山路去镇上拉材料,就是为了抢在拆迁之前,把这二层楼的“既定事实”给造出来。
看着他们黝黑脸庞上尴尬的表情,李长夜忽然觉得有些悲哀,也有些好笑。
他的计划,是要将整个李家沟夷为平地,然后按照世界顶级标准,重新规划建设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区区一栋房子的面积,一层还是两层,在他动辄百亿、千亿的投资计划里,简首渺小得如同尘埃。
而他的这些乡亲们,却还在为了多争取那一点点可能的补偿款,而连夜抢盖这毫无意义的二层楼。
格局,眼界,差得太远了。
但也正是这种差距,才更凸显了他回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