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却高兴不起来。虽然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但部队伤亡近两百人,光军官就牺牲了七个。更麻烦的是,俘虏供认他们是整编第七师的部队,主力就在三十里外的县城里。
"立即构筑防御工事。"李云龙命令道,"敌军肯定会反扑。"
果然,中午时分,侦察兵报告发现敌军大规模调动。李云龙登上刚修复的观察哨,望远镜里出现了令他头皮发麻的景象——至少两个团的兵力正浩浩荡荡向黑石岭开来,后面还跟着十几辆装甲车。
!"准备撤退。"李云龙放下望远镜,声音异常平静。
"撤?"赵刚难以置信,"我们好不容易才..."
"老赵,你看看这个。"李云龙把望远镜递给他,"咱们这点人,守不住的。"
赵刚看完后也沉默了。敌军兵力至少是他们的五倍,还有装甲部队。硬拼等于送死。
撤退命令下达后,部队迅速收拾重要物资。临走前,李云龙让人在山炮的炮膛里塞满手榴弹,引线系在扳机上——送给追击之敌的"礼物"。
队伍刚撤到东岭,黑石岭方向就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敌军果然中计了。但还没等他们松口气,前方尖兵突然发出警报:东面也发现敌军!
"他娘的,被包饺子了!"张大彪骂了句粗话。
李云龙迅速观察地形:他们现在处在两山之间的谷地,一旦敌军合围,插翅难逃。唯一的生路是北面那片沼泽地,地图上标注着"死亡沼泽"。
"往北走!"李云龙当机立断。
战士们面面相觑。谁都知道那片沼泽的凶名,往年不知吞没了多少人和牲口。但眼下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前进。
沼泽边缘的芦苇比人还高,腐烂的臭味扑面而来。李云龙让每人砍根长竹竿探路,队伍排成一字长蛇阵缓慢前进。脚下的"地面"软得像棉花,每一步都可能陷下去。
"别停!保持距离!"李云龙不断提醒。他走在最前面,竹竿在泥浆里小心试探。有几次差点踩空,多亏身后的战士眼疾手快拉住他。
走到沼泽中央时,后方突然传来枪声——追兵到了!子弹嗖嗖地掠过芦苇丛,几个战士中弹倒下,鲜血染红了浑浊的泥水。
"加速前进!"李云龙心急如焚,但沼泽里根本快不起来。
更糟的是,枪声惊起了沼泽里的水鸟,暴露了他们的位置。敌军机枪开始扫射,子弹打在泥浆里噗噗作响。一个抬着重机枪的战士中弹倒下,沉重的枪身立刻沉入泥潭。
"扔掉重武器!轻装前进!"李云龙咬牙下令。这些宝贝装备都是战士们用命换来的,但现在保命要紧。
经过两个小时的挣扎,队伍终于抵达沼泽对岸。清点人数时,李云龙的心像被刀绞一样——又有三十多个战士没能走出来。有的陷进了泥潭,有的被子弹击中...
"团长,追兵停下了。"侦察兵报告说。敌军果然不敢冒险进入沼泽,只是在岸边胡乱扫射了一阵就撤了。
短暂的休整后,队伍继续向东前进。每个人身上都糊满了臭泥,但没人抱怨。傍晚时分,他们终于走出了山区,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团长,前面有个村子!"侦察兵兴奋地喊道。
李云龙举起望远镜,看见炊烟袅袅升起。但多年的战斗经验让他多了个心眼:"先派侦察班去看看。"
侦察班带回的消息令人振奋——这是个叫"柳树屯"的村子,去年刚解放,现在属于游击区。村民们听说来的是八路军,立刻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同志,你们可算来了!"村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汉,激动地拉着李云龙的手,"国民党那些遭天杀的,三天两头来抓丁抢粮..."
李云龙一边啃着窝头一边听老汉诉苦。原来这一带虽然名义上是国统区,但地下党组织很活跃。村民们早就盼着解放军打过来。
"老乡,放心。"李云龙拍了拍腰间的枪,"我们来了,就不走了!"
夜深了,李云龙却睡不着。他独自坐在村口的磨盘上,望着满天星斗出神。今天的战斗虽然突围成功,但损失太大。特别是那些陷在沼泽里的战士,连个尸首都找不回来...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是赵刚。"给。"他递过个粗瓷碗,里面是冒着热气的红薯粥。
李云龙接过来慢慢喝着。粥很甜,放了糖,在这年头可是稀罕物。"哪来的糖?"
"村长家媳妇给的,说是留给娃娃的..."赵刚叹了口气,"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