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雨就快停了。”
本能拒绝别人关爱的人,通常也是最缺爱的人。
之后,两人再没说过话,由此可看出女子不喜与人交际。
样貌平凡,性格孤僻的人,没什么朋友。
无人送伞,要想不淋雨,就得等雨停。
余生上一世就是这样的人。
自己淋过雨,会更懂得如何为别人撑伞。
所以他花五十文钱,买了把伞强行送给女子。
许是被善意感动,女子变得不再冷漠,两人浅浅聊了几句之后,逐渐熟络起来。
在她身上,余生仿佛看到了自己上一世的影子;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际。
他决定送她回家,途中,得知女子姓姜,别人都叫她小姜女,家住松陵街二十三号,那是靠近白云区的位置。
,!
松陵街在白云区与北新城的交界处,往东是北新城,往西便是白云区,街道由南向北延伸,二十三号处在最北边的角落里。
起初,这条街被划分为北新城,是要拆除重建的,但后来不知何种原因,被划分给了白云区。
而白云区的建设重点都放在西边,这条街道也就处在了较为尴尬的位置,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松陵街一眼望去,铺面紧闭,店招的字样全是“旺铺出租”四个大字。
街上行人寥寥无几,下雨天更是许久也见不到一个行人,显得清冷无比。
老姜头目不转睛的凝视着街道深处,他已在门口坐了一下午。
女儿在城东的大户人家当丫鬟,每个月才能回来一次,照时间推算,今天便是归家的日子。
老伴去世后,只剩下他和女儿相依为命,可父女俩总是聚少离多。
好不容易有个团圆的机会,他一大早做了满桌饭菜,可等到现在也不见人影归来。
风雨里只有清冷的水雾,偶有行人出现,老姜头就瞪大眼睛仔细瞧,可总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无声叹息。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逐渐变暗,老姜头失望的站起身来,朝屋内望了望,感觉空落落的,本应温馨的屋子,他却不敢走进去。
“爹爹……”
忽然,他身后传来一道青稚柔美的声音。
老姜头一怔,灰败的眼底骤然焕发神采,难以置信的回过头,果然是可爱的女儿回来了。
险些喜极而泣,可他早已没了眼泪。
女儿身后跟着一位青年男子,此人丰神俊朗,气度不凡,一身青衣,全身上下没有任何配饰,就连发带都是一条朴素的黑布。
他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如此朴实无华的年轻人了,不由得在心里产生了好印象。
余生见老头呆呆望着自己,率先以晚辈的姿态,打了个招呼,便即转身就要离去。
哪料这位老头热情好客,非得将他留下吃饭。
他也不好推辞,正想尝尝本地菜,索性就留了下来。
先前寂静落寞的屋子,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几番寒暄过后,余生对老头家里的摆件来了兴趣。
那些形态各异的器皿,都是由玻璃制成。
观赏期间,不由得触动了老姜头的伤心往事。
原来,他是宣州城里,周氏玻璃厂的顶级工匠师,但老板过河拆桥,掌握冶炼技术之后,将他扫地出门。
玻璃这种东西,余生刚到宣京不久便见过,这时代的玻璃不够纯,杂质多,且易碎。
除了添加一些浓重的颜色做成工艺摆件之外,没别的用处,因此他没把心思放在上面。
不过前世对玻璃深有研究,与老头儿一番畅谈之下,倒是获益颇多。
喜欢重生,和师娘一起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