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哼起了不成调的曲子。
【系统提示:废除核心人才选拔制度,动摇国本,吏治崩坏风险急剧上升!】
【昏君值+80000!】
来了!
这久违的,巨额的昏君值!
“哈哈哈哈!”
他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
“没有了科举这道门槛,我看你们还怎么把庸才变成人才!”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
宰相的儿子,凭借举荐,成了户部侍郎,却连基本的算术都不会。
将军的亲戚,靠着关系,当了地方知州,却只知鱼肉百姓。
整个官场,变成一个巨大的关系网,一个世家子弟的游乐场。
“李渊,王崇,林正刚……”
傅殇念着这些名字,脸上是复仇般的快感。
“朕就等着看,你们如何挽救一个从根子上就烂掉的朝廷!”
“朕就等着看,你们如何把这大好河山,搞得乌烟瘴气!”
他相信,这一次,他们再也无计可施。
太傅李渊的府邸,书房。
灯火通明,气氛却冷如冰窖。
吏部尚书林正刚坐在椅上,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完了,全完了。”他喃喃自语,“这道旨意,堵死了所有的路。老夫……老夫明日便挂冠而去,回乡种田,眼不见为净!”
几位内阁的核心大臣,皆是面色惨白,一言不发。
死谏?没有用。
陛下要的就是他们死。
辞官?更是遂了陛下的意,正好让那些无能的亲信上位。
这是一个阳谋,一个逼着所有人看着王朝走向毁灭的阳谋。
李渊一直沉默着,手指在桌案上,无意识地敲击着。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
“正刚,你刚才在殿上,是如何劝谏陛下的?”
林正刚抬起头,眼中满是迷茫:“老夫说,废科举,行举荐,必将导致权贵当道,庸才横行……”
“不。”李渊打断了他。
“陛下圣旨里,说的是什么?”
众人一愣。
林正刚努力回忆着,一字一顿地复述:“……凡有才之士……皆可由……举荐……朕,亲自面试录用!”
李渊的指节,在桌案上重重一顿。
“症结,就在此处。”
书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陛下废了‘科举’,却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词。”李渊的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光。
“唯才是举。”
“陛下要‘举荐’,我们便给他举荐。他要‘面试’,我们便让他面试。”
李渊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
“但是,何为‘才’?如何‘举’?又如何‘试’?”
他加重了语气。
“这些,陛下可没说死。”
林正刚浑身一震,像是被一盆冷水浇醒,瞬间明白了李渊的意思。
“太傅的意思是……”
“不错。”李渊的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弧度。
“陛下要掀了科举的桌子,那我们,就顺着他的意思,给他重新搭一个更大、更严、更无懈可击的台子!”
“明日,吏部立刻联合礼部、都察院,拟定一份《晦渊王朝英才举荐考查条例》!”
李渊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力量。
“其一,规范举荐之权!凡举荐者,必须以身家性命作保,所举之人若为庸才,举荐者与被举荐者,同罪!所举之人若为贪劣之辈,举荐者,罪加一等!”
“其二,设立三轮考查之法!被举荐者,先由地方州府进行初试,考其策论,验其心性!通过后,再由我吏部与都察院进行复核,考其律法、算学、实务!最终,才能将名单呈送御前,供陛下‘面试’!”
“其三,向天下公布考查标准与内容!让天下所有读书人,无论是否被举荐,都知道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人才!”
李渊看着目瞪口呆的同僚们,一字一顿。
“陛下要的是一个任人唯亲的乱局,而我们,就要在他‘唯才是举’的圣旨之下,建立一个比科举更严苛、更全面、更能选拔出真正经世致用之才的……新科举!”
傅殇正得意地等待着朝堂被庸才占据,等着那份彻底乱套的“美好”景象。
他浑然不知,一场针对他第十昏策的“人才选拔改革”,已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悄然酝酿。
林